怀宁潜山行:孔雀东南飞,石镜望春花

标签:
小市镇焦仲卿刘兰芝邓林村白玉兰 |
分类: 跋山涉水 |
孔雀东南飞
2月27日,下午三点半左右,由潜山返程,再过怀宁县,转去小市镇,看看孔雀东南飞。
小市镇隶属于安徽怀宁县,位于怀宁县西部,皖水中游,西与潜山市经开区隔河相望,北与公岭镇交界,东与三桥镇、清河乡接壤,南与黄龙镇及潜山市油坝乡相连。
小市镇,古称“小吏港”又名“焦吏港”,“以汉庐江郡小吏焦仲卿而得名”,是东汉乐府长诗《孔雀东南飞》的故事发生地。
小市是文化名镇,境内历史人文景观众多,有焦刘墓、孔雀台等与孔雀东南飞传说相关的遗址遗迹,“小市安徽龟”化石出土点——王家山新石器遗址,清乾隆年间牡丹园等知名景点。
孔雀东南飞传说故事发生地在小市镇,与之相邻的潜山县(潜山市)也有传说地主张。
2014年11月11日,孔雀东南飞传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潜山市文化馆、怀宁县文化馆获得“孔雀东南飞传说”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
孔雀坟,面朝半月塘,为象征式纪念墓,有说真正坟墓已陷落在该坟之下。
2012年1月7日拍摄:月亮湾
距离焦刘墓不远,步行几分钟,有永镇寺;传说是焦刘二人约会之所,当年称“永镇庵”。
亦有说,原为府主神庙,是道教庙庵,不是佛教寺庵。安庆仅怀宁县小市镇与潜山市王河镇就各有“永镇庵”,是为纪念彭潭府主;彭潭府主为元朝中期地方官员,当时彭潭府相当于现今潜山市、怀宁县、太湖县、望江县四县范围,府主称为彭潭府主老爷。有考证,永镇庵建于明朝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
也有说,小市街呈泥鳅形,为不让泥鳅乘洪水泛滥时流走,建庵守之,加一“永”字,取永久镇住之意。
现今永镇寺,为近年复建。
与永镇寺相对,有孔雀台,又名“万年台”,相传是焦仲卿、刘兰芝二人定情之所,也是后人为缅怀他们而建。
有资料说,孔雀台始建于唐朝末年,原为一土墩台;元朝在土墩上搭了竹棚,上盖竹簟;明朝永乐年间,台基用石条砌筑,台身为砖木结构;至清朝中叶修缮为戏台,各行各业都在特定的日期,相邀戏班上台演出,少则几日,多则十天半月,并在当地形成了一种独特文化现象。
孔雀台,与南京凤凰台、武汉黄鹤楼,为“长江流域三大精灵”,且有“到安庆必登塔,到小市必登台”说法。
围绕孔雀东南飞主题,小市镇还有一个影视基地。
2008年,电视连续剧《孔雀东南飞》在孔雀东南飞影视城拍摄;城内建有仿汉代建筑,力图再现汉代古郡风貌、民俗民情。
2012年1月7日拍摄:小市镇 孔雀东南飞 影视城
在小市街道上走走,老房子也是不多了。
小市米粑,又叫“丰糕”“发糕”,是小市镇乃至怀宁地区的一种传统早点,呈圆形,口味甜,主要原料为大米。本地人以糕为“高”,寓意丰盛富足喜庆吉祥,过年过节要发粑、红白喜事要发粑、做屋筑基打脚也要发粑,都要“发”“兴旺发达”。
家里婆娘去街边餐饮店询问,店家说需要到作粑人家去拿,也就作罢。
石镜乡,地处怀宁县中部,东与月山镇接壤,南邻洪铺镇,西连黄墩镇,北接秀山乡、茶岭镇。
怀宁有一山,“西望如卓笔,北望如覆釜,为县众山之祖,无所依附,故称独秀”;石镜山,山脉来自独秀山。石镜乡,因石镜山得名。
陈独秀因家乡独秀山,取笔名“独秀”。
陈独秀,1879年10月9日出生于安徽怀宁(现安庆大观区十里铺),谱名陈庆同,官名陈乾生,字仲甫,号实庵。陈独秀用过多种名字,陈由己、三爱、陈仲、只眼等30多个;“陈独秀”,也是他自己最喜欢的名字,介绍自己为“陈独秀,字仲甫,亦号实奄”。
有考证说,陈独秀最早使用“独秀”这个名字是在1914年11月10日出版的《甲寅》杂志上的二篇文章的署名,一篇《双枰记叙》,署“独秀山民”名;一篇《爱国心与自觉心》,署“独秀”名。独秀这个名字出现后,他的好友汪邹孟曾与他说,你也太不客气了,以为世界上只有你一个是秀的。陈独秀回答,因我们安庆有座独秀山,我不过说我是这座山下的居民而已。
有说,石镜山有巨石一块,平滑如镜,可照云彩,“石镜涵空”,为旧时怀宁十二景之一。
传说,世上的人可通过石镜看到去世的亲人在阴间的生活,后来石镜被地主霸占,交了钱才可以看。有一位老太想看看去世的儿子,可是身无分文,悲愤之下,一头撞到石镜上。上界神仙被感动,于是发动雷电将石镜劈碎。
所以,“石镜”寻不见了。
石镜山盛产大理石、方解石、石灰石,储量高、品位优,倒真。
望春花,亦是山场一大特色;原产的白玉兰,其花蕾(辛夷)为名贵药材,为怀宁“县花”。
邓林村的望春花,一片花海到了阴雨天,也只雾里看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