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龙湫池
标签:
龙王庙龙山寺龙池寺龙泉庵清溪亭龙王亭君恩山重忘归仓门石方柏堂诰命一品夫人 |
分类: 自顺随笔 |
安庆北郊行 之:龙湫池
11月7日,由中方寺返,时间尚宽裕,近下午二点钟,返程顺道再去龙湫池景区。
龙湫池,位于安庆宜秀区大龙山镇境内,有众多大小不一瀑布,赤龙溪上的“龙潭”(龙井、龙湫池)最有名,景区因“龙湫池”而得名。景区中,还有龙山寺、龙池寺、石刻、古墓、各种各样原生态花草。有说,在明清时期,这里是安庆知府官方祭祀和求雨活动的唯一场所。
顺着明清时期的旅游古道上山,景区整理过,有台阶围栏,没有过度开发,没有门票收费,这是好的。
秋冬季节,溪流潺潺,水量不大,步行十多分钟,便望见了小亭,为龙湫池所在。
龙湫池景区的核心,就是那泉眼、细流汇聚而成的一池碧水,被称作龙湫潭、赤龙口。传说为龙王巡游人间洗澡地。
潭深无底,传说通江。
“龙井一丈五尺深,千秋万代育龙孙”。
离开龙潭,继续上行。
路旁有野果,酸酸甜甜的。
行走不远,“君恩山重”,矗于眼前。
前瞻,“君恩山重”四个大字刻于三叠石上;后看,连基石确是四层叠加。有说,字体系明代司礼监黄熙赞所书。
“山是君恩谁是重,身如秋叶不胜轻。”
龙湫池风景区,曾为达官显宦祈神祭拜、文人墨客寻古访幽所在,号称是大龙山最古老的旅游线路。
龙泉庵只有遗址在,不再往上行,“忘归”石刻没能去看。
在亭中小歇,转而往山下。
“龙山斯石,形若大仓,年年纳稼,水大丰乡。”
仓门石,寄予了祈求丰年的美好愿望,祈雨时。
山坡上亦有一寺,由侧门入,为“龙池寺”(龙池庵)。
也称老“龙王庙”之所在,而老龙王庙建于元朝。相传,朱元璋战败,藏匿于庙里避难,危急关头以得脱。朱元璋侥幸逃过一劫,并在此后的战争中节节胜利,最终夺取天下,在南京建立大明政权,登基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扩建大龙山龙王庙,敕封庙神为“天井顺济龙王”,并大加赏赐。
亦有说,相传的老龙王庙,庙基在现今景区入口附近龙山寺位置,近些年称“龙山寺”。
经过“木鱼石”,绕回龙湫潭,沿原路下山。
下山后,折往龙山寺。
去往龙山寺路上,龙山寺居中,先后有土地庙、山神庙之类。
龙山寺过门不入,朋友一心带我们去看“一品夫人墓”。
方宗诚,字存之,号柏堂、诸生,清时桐城派著名作家,其夫人皇封“诰命一品夫人”。资料说,方柏堂墓位于安庆市宜秀区大龙山镇百华村,原墓位于百华村杨凹村民组;1999年建合安高速公路,移至百华村斯家大排,为夫妻二人墓;原墓前有四个一人高的华裱,二块墓碑;现存一碑,二个墓冢;碑文严重风化,现已无法辨析。
再次路过龙山寺,登上台阶去看看。
“大肚能容难忍诸事登彼岸,笑口相迎有缘众生座莲台。”
上午九点多出发,下午五点多归来。
朝九晚五,一天行程,八个小时,先龙泉寺,再中方寺,相当于到寺庙值了一天白班!到家放下包袱,带上白酒红酒,与去了的和没去了的朋友们,聚到西湖小院去,喝点小酒解解乏!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