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防疫日记(30)
(2022-05-25 13:01:29)
标签:
随笔/感悟 |
分类: 日记 |
5月25日
早晨,天上下着小雨,我们夫妻花费了三天时间完成的“擦玻璃”工程,在最短时间里就遭到了破坏。
如果按照“科学防控”的时间表,今天是0数字的第15天,是不是可以解除封控、管控了呢?看来,至少振安区这面的形势依然紧张,一切尽在不言中。
今天继续做核酸检测,不到7点我们8号楼就开始检测了,雨时停时下,人们撑着伞,排着队,多年来都难得看到这样的雨中即景,喜悦和忧愁交织在一起。
丹东这个小城市,在谨小慎微的步履中,被疫情撞倒;被疫情压制了一个多月,虽然自己很努力,但几次试图翻身都没有顺利地站起来。是时机不足?是我们身体虚弱,不够坚强?还是技不如人?答案应该很快就会揭晓的。
昨天下午,我们8号楼的微信群里,发生了一件匪人所思的事情。负责统计报菜的201姑娘(身在北京),在群里告诉大家,社区需要派一个人进到我们群中,做“指导监督”工作,她已经把二维码发给了社区。正当大家开始反映的时候,一个网名为“MXHX”的人进入了我们群里。大家纷纷要求他自报家门,说一下进群的目的。而他却始终不接言。我们又告诉他:“我们不欢迎陌生人”。也许是难以启齿,他仍然无动于衷。无奈,在大家的鼓动下,群主小秦把他退了出去。不一会,社区工作人员“WXY”实名实姓地、堂而皇之地又扫码进群了。告诉我们,她负责监督我们的购物行为,由于她本人较忙,安排了一个志愿者进群里替她监督。岂有此理!难道你的觉悟就比我们高?难道我们都属于被监控的对象?我义正辞严地告诉她:“第一,我们这个群的初衷是为了抗疫、防疫,不是为了购菜而建;第二,我们这个群里至少有两个社区志愿者,可以让他们在这里发挥作用。难道你们不信任吗?第三,我们这是居民自发组建的微信群,不是官方工作群,我们有自己的私密,不希望陌生人存在。基于以上三点,你为啥进群监督?”大家也纷纷表达了一致的意见,有人还利用宪法宣传。然而,这个社区人员还是不做解答。就这样,尽管我们也理解她的难处,知道她也是身不由己,但我们还是“忍痛割爱”,把她踢出了群。
这就是基层政府应有的能力与工作吗?我不相信这是市政府、区政府的工作安排,是街道、社区有病乱投医,走偏了吧?
昨天,还有一位熟悉的朋友,在我的朋友圈里留言说:“如果把抗疫工作的答卷按照100考试的话,丹东ZF只可以得60分。头几道简单的必答题回答的不错,但后来的逻辑分析题却给答得稀里哗啦。”这个比喻太形象了!也许我们没有感同身受,这个逻辑分析题超出了ZF的复习范围。但无论怎样,大敌当前,定当同仇敌忾。我们都要坚持,支持政府工作,共同渡过难关。
妻子昨天一整天都为困在双星大厦里一个月的老岳父忙碌,与当地的物业、志愿者沟通、求助。平日里体会不到的焦虑,被平日里体会不到的温暖冲淡。老岳父需要的菜,物业优先给送去;老岳父脚伤,志愿者摸黑去药店帮助买。虽然彼此素不相识,人间真情却闪耀着光芒。
小区里供应的蔬菜包,又像开头那样被疯狂抢购,仿佛又出现了“双十一”的场面。我们夫妻还是泰然面对。一是家里的蔬菜储存较多,二是对疫情防控持乐观态度。黎明前的黑夜,渗人,但更有希望。
官方公布的5月24日疫情数据突然出现了大爆发,共11例,不过都是无症状感染者。也许是这些日子积攒下来的,最终确定。
在做核酸的时候,看到了一位已经忙碌了一个月的志愿者,今天她并未身着大白衣服。问她为啥?她回答说已经退出了志愿者队伍。因为昨天社区跟他们宣称:你们所作的一切都是志愿的,被传上病毒后社区一律不负责任,自己承担损失。这样,许多志愿者伤心地退出了队伍。她强调说:“从加入志愿者队伍,我们就做了最坏的准备,我们绝对不怕病毒感染,也不在乎自己可能遭受的损失。但是,这种无情无义的态度,太令人伤感!”对这件事情,我实在是无语。大家都难上加难,我们都是凭着良心做人做事,好自为之吧!
据说,大连、抚顺、阜新的三支援丹医疗队已到达丹东。省长昨天晚上也在丹东视察工作了。也许,还会有新的工作思想?
雨时停时下,天还是时晴时阴。据天气预报,明天转多云,后天转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