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居家防疫日记(11)

(2022-05-06 14:27:41)
标签:

随笔/感悟

分类: 日记

56

早晨起床,习惯地先望望窗外,再翻翻手机里的信息。窗外寂静、阴沉,而手机里却是热闹非凡。

十几天过去了,疫情的源头还没有一个准确的说法,是扑朔迷离?还是有口难言?政府应该懂得:老百姓是有知情权的!

36年前曾和我在一个办公室坐对桌、比我年长6岁的林家师傅,在微信群里告诉大家:他和妻子从疫情爆发的头一天起,就在小区里做“网格员”,每天“累并快乐着”。他非常赞同我昨天所讲的:他们“绝不会想着为自己的利益而出镜,也不会是为荣誉而战,他们只是为了体现出人生价值,体验付出的幸福感。”

我的二嫂平日里不事张扬,很少在朋友圈中发信息,即使偶尔发,也只是转发别人信息。但是现在,她已经连续两天在朋友圈中发出自己的“疫情感言”,对身边的人,身边的事由衷感慨。连我二哥都说:“没看出来......

疫情封控的静默期,可以让人们静静地梳理人生和思想,大多数人的“三观”都得到了升华。每个人深藏在心中的善与恶都充分显现出来了。

各大微信群中都在“买买买”,我们8号楼的志愿者小秦,上午忙完,下午就在群里组织“接龙”。1002女主人,可能是搞物资供应的,有通行证,她热情善良,每天回来都要询问大家需要什么,大包小裹地带货。真佩服这些年轻人,小食品、快餐几乎都在“哄抢”。这样的居家生活依然是有滋有味。

而同学群、同事群里的情感交流、相互关爱却是从早到晚的不间断,偶尔也能看到一些转发的“精英思想”。我很同情那些守业和创业者,国家的严控措施让他们暂停了不少业务,伤的是自己的资本;我也同情那些年老或体衰的弱势群体,衣食住行困难重重,他们抱怨多少都能接受。但我不理解那些坐在家里悠哉悠哉的精英们,好像什么都懂,吃饱饭撑得,对辛辛苦苦的防疫工作指手画脚。这些年来,“精英误国”的道理我是深有感触的。

丹东市文联和作家协会要收集和整理抗疫作品,我把身边十多位作家的部分创作作品统计上报,共计40多篇,有歌曲、散文、诗歌、视频、摄影、朗诵等,应有尽有,充分体现出人们对抗疫工作的支持和赞美。丹东人在为自己骄傲!

前天晚上,滨江三号园区组织了一场隔空大合唱,《阳光总在风雨后》在鸭绿江岸边回荡;昨天晚上,江畔国际、东港晶晶所居住的东升园小区,《我和我的祖国》歌曲也响彻天空,人们用各种方式抒发着自己的情怀。这也许真的不是作秀,而是心灵响应。

官方公布:55日病例为2+36例,比4日只减少一例。

今天再做抗原检测,和前几次不同的是:我们不用下楼取试剂了,由志愿者送到楼层。家家门口摆一个纸箱或袋子,便于递送物品。许多家的箱子上,都写下了“谢谢”、“大白辛苦了”等字样。今天检测后,还特别强调了要在辽事通里报送结果。跟不上信息化发展的老年人,容易吗?

这些天一些负面的消息也接踵传来,有的人甚至都轻生跳楼了。从“封”到“疯”,有的人已经接近极限了。但是,不管怎样,活着就是胜利,任何时候都要珍爱生命。这条命,不光是你自己的,也是你亲人的。

小区物业组建的购物群从中午开始就掀起一个小波澜。原因是昨天有人发现了一个宣传视频,我们的开发商华孚公司不知在哪里慰问居民,免费送物品。同样的辖区,凭啥我们上城梦想就没有?要求物业解释。有十多个人发出了抗议,估计都是年轻人,也都是闲着无聊。我想,如果退回十年,我也会对华孚公司感到气愤,但现在已不是这样了。理解,不奢求,这是人生的一种修炼。别人有的我未必非要有,公平不靠施舍。

阴天落雨,遮盖不住人们心中的阳光。生命在延续,生活还要继续。无论在什么时候,都不要忘记:要乐观面对未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