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能长多高?

(2012-06-19 10:52:16)
标签:

教育

分类: 芳草园

一、活动内容分析:“我能长多高”是关于自我认识的题材,它是在学生学习了方程、分数加减法等知识后安排的。参与本活动既可以让学生经历活动过程,提高搜集信息、整理信息和根据信息初步作出合理预测的能力,也可以让学生感受学习数学的价值和乐趣。

二、学情分析:

大多数学生都很关心自己成年后能长多高。因此本活动以“我能长多高”为主题,引领学生以搜集资料、调查数据等方式参与到研究身高的活动中去。对现实问题进行分析和预测,既有实用性又有趣味性,学生乐于参与其中。

三、活动目标:

1、通过调查影响身高因素的活动,初步掌握收集信息和整理信息的方法;能根据影响身高的因素,大致预测自己将来的身高。

2、探求事物中隐含的规律或变化趋势;能主动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向大家进行展示交流,感受与他人合作求知的乐趣。

3、使学生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经历观察、猜测、归纳等数学活动,发展初步的推理能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有根据的思考。

4、通过引导学生体验“提出问题——搜集资料——分析交流——活动评价” 的活动程序,初步学会研究问题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四、重难点:

重点:鼓励学生通过思考、讨论、和交流,经历探索的过程,培养学生的预测能力。

难点 :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协作的能力。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学生准备搜集的资料

五、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15分)

一、谈话导入、提出问题

师:课件出示几幅巨人的图片。孩子们,看了这些图片,你想说点什么?

1:这些人真高呀。

师:那,你想知道自己能长多高吗?

2:我认为自己能长……

师:奥?为什么会这样认为呢?

1:因为我的父母比较高(或矮)。

师:这位同学认为自己的身高与父母的遗传有关。谁来猜测一下身高还会与哪些因素有关呢?这样吧,请你先在小组内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

小组交流、集体汇报。

学生可能会想到的因素有:

⑴身高与父母遗传等因素有关;⑵身高与体育锻炼有关;⑶身高与营养有关……

【设计意图:大多数学生都很关心自己成年后能长多高,所以他们对这个话题会感兴趣并乐于探究。教师首先出示巨人的图片加深学生感性认识,激发探究问题的欲望;通过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通过猜想提出探究的问题。】

二、启发引导、搜集资料

1、师:大家非常善于思考,想到了这么多影响身高的因素。我们到底能长多高?这是将来发生的事情,现在我们无法知道确切的答案。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分析现的有信息进行科学预测。大家有兴趣吗?

学生跃跃欲试。

师:怎样才能使预测结果更具科学性呢?是的,选取的研究对象数量越多范围越全面,研究得到的结果也会越准确。这需要我们去收集大量的资料进行论证。

师:老师看到许多同学急于动手了。老师想知道,你准备用什么方法收集资料?

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交流。

教师总结:咨询他人、查阅书籍、上网查找……都是收集资料的很好方法,大家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搜集的方法。

2、师:与身高有关的资料有很多,你们准备从那几方面入手搜集?有了明确的目标才好行动啊。

1:我准备查一查影响身高的因素有哪些?

2:我想知道自己的身高与父母的身高有什么关系?

师:真不错。老师建议大家从以下四个问题入手展开搜集调查。

课件显示要调查的四个主要问题,学生阅读:

⑴影响身高的因素有哪些?

⑵你的身高与父母的身高有什么关系?

⑶儿童各年龄段的身高与成年后的身高有什么关系?

⑷根据影响身高的因素,预测自己将来的身高。

【设计意图: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总结出三种常见搜集资料的方法,并让学生能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搜集信息的途径;因为与身高有关的资料很多,教师出示搜集资料的提纲,既防止学生漫无目的的搜集,又渗透了做事情要有一定目的性的思想。】

(第二课时25分)

三、分析交流

1、师:老师知道大家通过搜集调查,掌握了大量的资料。现在你能预测自己未来的身高了吗?也一定能说出这样预测的理由吧?

1:我预测自己的身高是……因为我调查了我家人的身高情况:

 

姥爷身高cm

姥姥身高cm

妈妈身高cm

 

 

 

 

爷爷身高cm

奶奶身高cm

爸爸身高cm

 

 

 

 

师:很会思考,能通过联系两个家族的身高情况预测自己的身高。

2:我查到一个预测身高的公式,我是先了解爸爸妈妈的身高,然后根据公式计算出我将来的身高是……

男孩成年时身高=(父亲身高+母亲身高)×1.08/2

女孩成年时身高=父亲身高×0.923+母亲身高/2

2、师:真是有心的同学,能利用数学公式解决实际问题了。这种方法是否符合实际情况呢?我们需要进行验证。这样吧,我们利用这位同学(生1)提供的爷爷奶奶的数据,根据公式推算出他爸爸的身高,好吗?

学生计算,教师巡回指导。

汇报计算结果。

3、师:请大家把推算的结果和爸爸的实际身高做一个比较,你有什么发现?

1:推算的结果比实际身高高一些(或低一些)。

师:能帮忙分析一下原因吗?

2:可能爸爸小时候营养不好。

3:可能缺乏体育锻炼……

4:我认为根据计算公式得出的是一个大致数,它与实际身高存在差别是正常的。

师:是的。利用搜集的资料预测一个人的身高,我们得到的是一个大致的数,因为在成长过程中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这些影响有的对成长有利,有的不利。对此,你想谈点什么?

1:我要加强体育锻炼,使自己长得更高一些。

2:我要注意营养、合理饮食……

师:孩子们,影响身高的因素我们已经找到了。你能用刚才的方法预测自己的身高吗?

学生根据公式计算自己的身高。

【设计意图: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方程、分数的计算后展开教学的。教师通过引导学生交流预测身高的方法,体验计算方法的科学性和择优性;通过探寻影响身高的因素,渗透加强体育锻炼、注意营养搭配、合理饮食的理念。】

四、提纲挈领、活动评价

通过本次活动,老师相信大家会有很多收获,请你先在小组内展开评价,完成以下问题:(课件显示)

评价内容

自我评价

小组评价

通过这次活动,你能不能大致预测自己的身高?

 

 

你了解哪些搜集整理信息的方法?

 

 

在活动中你是怎样与同学互相交流的?

 

 

你觉得与他人合作快乐吗?

 

 

(注:感到非常满意,涂三颗星;比较满意,涂两颗星;感到尚需努力,涂一颗星。)

                          

师:孩子们,对于未知的问题,我们可根据现有信息进行合理的预测。当我们提出问题后,为了使自己的预测更接近真实结果,我们要……

1:我们要搜集大量的资料。

师:然后呢……

生:分析这些数据之间的联系。

师:然后得出结论,并对自己的活动情况进行评价,因为只有不断反思才能不断进步呀。孩子们,随着问题的不断深入,我们会遇到更加复杂的问题,只要我们掌握了研究的方法,不管问题有多难我们都能迎刃而解的,大家有信心吗?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重现“提出问题——搜集资料——分析交流——活动评价”的活动程序,初步学会研究问题的基本步骤和方法。并能学以致用,解决更多实际问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