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娃过年(二)

标签:
时候怎么办核桃来了许多菜休闲 |
分类: 外乡人在北京 |
娃娃过年(二)
这些都只是前奏,真正的过年是从腊月二十四开始的。
从这一天开始,家里会炒各种香嘴的吃食,花生、瓜子、蚕豆,板栗,还有三峡人爱吃的包谷花、苕片洋芋片。普通人家花式不多,但一两样总归是要的,那时自然没有超市,也没有塑料包装的食品,人们在准备过年的吃食时早早的迎来了喜庆。好人家都会有一包炒砂,年年炒得黑油油的,一颗颗带着力道,但每年都有些损耗,要补进去一些。这样娃娃就很欢喜地跟着到大河边寻砂,嘎嘎经验老道,砂不能太细也不能太硬,那样会害了铁锅,说起来很奇怪,这砂子怎么也会有柔软带着糯性的?别人识不出来,只有嘎嘎一双慧眼。娃娃心里暗想,这是为什么呢?
嘎嘎从河边挖的青砂还要用箩筛筛,反复淘洗,让那些难以成器的砂粉随水而去,剩下的便是一粒粒活嘣乱跳的了。娃娃想抓在手里玩,但锅已经烧热,嘎嘎将砂倒进锅里,然后嚓嚓嚓使劲地炒,炒瓜子,炒花生,得不停地翻动。娃娃帮着添柴,但一添,灶里的烟就朝着娃娃来了,烟不像狗那么好欺负,娃娃一叫狗就不敢动了,可这烟不依不饶地追着娃娃,熏得娃娃眼泪鼻涕一起流,只好弃了火钳。炒熟的花生摊在簸箕里,抓起来烫手,嘎嘎一边炒一边扭过脸来制止,说凉一凉再吃啊,还没凉吃了要上火的啊!娃娃不管什么上火,抓一把塞到嘴里,果然满脸喷香,便沉不住气地欢跳,抓上一把揣在荷包里,再抓一把揣荷包里,夺门而跑,去找隔壁的娃娃。
http://s2/mw690/001nqXaRty6GsxKnEA161&690
腊月间还要炸丸子、蒸扣肉,三峡的习俗是提前把过年的菜都准备好,等到正月里相互拜年,请客人吃饭时,家里都有现成的硬菜,一蒸一煮就能上桌。做这些菜都是系列工程,娃娃对那些技术不感兴趣,关心的只是结果,看嘎嘎从蒸笼里取出一碗碗扣肉,整齐地排放在橱柜里,却并急着给娃娃吃,就知道真的是要过年了。
说起来,三峡的土家族比汉人要提前一天团年,在腊月二十九这天,叫做过“赶年”。有说是因为祖先当年被人追杀,不得不提前一天过年;又说是因为明代时期,土家族士兵奉调东南沿海出征抗倭,军令紧急提前过年。无论哪种说法,三峡人确实都很重视团年,这天,全家人无论在何处都要赶到一起,先要祭拜祖先,团年席上虽也说笑,但不像吃刨汤那样随意,且是庄重的,娃娃衣裳的扣子都要被扣得齐整,大人们更不用说了。大家都围着桌子正襟而坐,娃娃看满桌的菜肴热气飘拂,很是有些着急,但也得等大人把祝福的话说了才能动筷子,且许多菜是不能动或是不能吃完的,尤其是鱼,几乎只是摆放在那里。说是有吃有剩,年年有鱼(余)。娃娃喜欢跟全家人坐在一起,还有远道而来的,与二舅热恋着的准舅娘,她笑起来眼睛弯弯的,一对乌黑的大辫子,给娃娃带来好多柿饼核桃、包谷糖,娃娃觉得她真好看。
团年之后要洗澡,这是娃娃从小懂得的规矩,嘎嘎一边给娃娃洗,一边特意在膝盖那里多摸几下,说三十晚上洗了髁膝包,会走到哪里都有肉吃。这话也不知旁人是否知晓,但娃娃铭记在心,后来的若干年里,团年那天无论什么情形,都得安排全家人洗澡,哪怕电视台的春晚已经成了三十夜的唯一,宁可牺牲某些节目,澡也是要洗的。或许潜意识里想着,否则,要没有肉吃了怎么办呢?团年之后要守岁,那时娃娃年年都下决心,要跟大人们一样,守着炉火说话,直到天明。嘎嘎有很多故事,都在这时候讲述,但听着听着,娃娃就不由自主的东倒西歪了。
http://s16/mw690/001nqXaRty6GsxSxcybaf&690
http://s1/mw690/001nqXaRty6GsxYAM4840&690
http://s15/mw690/001nqXaRty6Gsy3d7zg2e&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