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隆冬时节到呼市谈文学

(2008-12-28 19:38:42)
标签:

民族文学

多民族

蒙古族

扎拉嘎胡

评论家

呼市

文化

隆冬时节到呼市谈文学

在内蒙古评论家研修班上 蒙根高勒摄

 

 

隆冬时节,受内蒙自治区文艺评论家协会和作协的邀请,前天到呼市。坐的是凌晨七点的飞机,五点起床,到机场快六点,匆忙办理登机,安检,飞到呼市还不到八点。机上的广播说地面温度是零下17度,俯身看舷窗外,淡白天气,一两个穿着长大衣的人走动着,看不出太冷。

作协副主席布仁巴雅尔和评论家协会主席仁钦道尔吉到机场来,我们一行去到开会的地方,刚好八点半。这在北京也正是上班的点呢。让人高兴的是,在这个看不出喧哗的饭店里,聚集了近百位来自内蒙各地的文艺评论家,他们有的是高校的教师,有的是报社记者,有的是文联作协的干部,还有不少是业余从事理论研究的。这天下午,我与他们进行了谈话,我讲的是“不断走向繁荣的中国多民族文学”,其中分三个话题:一是中国多民族文学的存在及意义;二是多民族文学的形态及多样化;三是多民族文学的展望。

我不是一个专业从事文学理论的人,但这些年编文学刊物,难免会有种种感受。有机会跟这些朋友交流,是一件非常高兴的事。其实在他们中间,有识之士比比皆是,可惜因为时间关系,没有来得及听听他们的意见。文学边缘化,并不能冲淡人们对于精神家园的渴望,他们认真的神态让我感动。同时也为举办这次活动的朋友们叫好。

蒙古族文学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传统,当代也有不少精彩的作家作品,如小说家阿云嘎,诗人阿尔泰等,可以一口气数出许多位。内蒙古是多民族聚居的地方,除了蒙古族之外,还有汉族、满族、鄂温克、鄂伦春、达斡尔等民族也共同生活在这块土地上。听着饱含苍凉的蒙古和其他民族的民歌,让我对这片土地充满敬意。

中午,评论家协会主席巴特尔和文联人事部主任敖其、评论家刘成、<草原>主编尚贵荣等同我去看望了蒙古族老作家、《民族文学》老编委扎拉嘎胡,他从前年患病,尚未完全痊愈,但虽然还住在医院,情况已大有好转。在我们带去的鲜花簇拥下,老人的脸显得红润而有神采,依然念念不忘文学。

 

隆冬时节到呼市谈文学

在医院看望蒙古族老作家、《民族文学》老编委扎拉嘎胡         蒙根高勒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