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出游(1)
(2019-11-25 14:19:58)
标签:
文化旅游 |
分类: 幽默讽刺 |
三人出游(缩写本)
【英】G.K.杰罗姆原著
王纪云
第一章
我们三人要换口味
一天晚上,哈里斯、乔治和我静静地坐在哈里斯家里抽烟,这时哈里斯突然说:“我们需要有所改变,要彻底换换空气和环境。”
“那么好吧,”哈里斯说,“既然你们不喜欢我说的游艇,我们就租一条像样的游艇吧,带上一名船长,安安稳稳地旅行。”
我又说不行。我认识那位船长。他驾驶游艇时总想靠近海岸行驶,这样他可以与妻子和家庭保持密切联系。
若干年前,我自己租过一艘游艇,当时我是个缺乏经验的年轻人。一天早晨,我打开报纸,看到下面这份广告:
致游艇爱好者——大好机会!“罗格”号28吨游艇待租。船主突然因事出差,愿将此装饰精美之游艇无限期出租。两舱一厅。(这意味着有两间卧舱和一间餐厅,水手们为什么不能这样说,我可想不通!)一星期十镑。请和巴克勒斯伯里三号甲组珀特威公司接洽。
珀特威先生说,我只租借这么短的时间实在是他的幸运,因为另有人一俟我的租约满期就要租用它。后来,我十分赞同他的说法。
租借手续办妥后,珀特威先生说,如果我没有船长,他可以担保,我最好让现任船长高埃里斯先生——一名出色的船长——继续在船上留任。珀特威先生告诉我,这个人了解海洋就像了解他的妻子,而且他从未让乘客丧生。
那天时间还早,而游艇正停泊在离伦敦不远的地方。十点钟刚过,我赶上了一趟火车,到一点钟,我已经在甲板上同高埃里斯先生谈话了。
他是个胖子,言谈举止和蔼可亲。我把我的旅游计划告诉了他,说我准备先去荷兰岛屿,然后慢慢向挪威行进。他说“好呀,好呀,先生”,显得对这趟旅行非常热心;他说他会过得很快活。
我们讨论了食品问题,他的热情愈益高涨。食品数量是由高埃里斯先生提出的。我承认,这个数目使我很吃惊。然而,他慈祥地笑着向我担保这决不会过多。不管剩下什么东西,水手们会把它分掉,拿回家去——似乎这是惯例。在我看来,我好像得为他们准备过冬的食物,但我不愿显出自己舍不得花费一点点钱,于是不再说什么。饮料的需求量同样使我吃惊。我把自己所需要的那一份计划好之后,高埃里斯先生把他要为水手们准备的饮料数量告诉了我。我得替他说上一句:他确实一心为他的伙计着想。
“我们可不希望他们喝醉,高埃里斯先生。”我说。
“喝醉!”高埃里斯先生惊叫道,“他们就喝掺在茶里的那一小滴酒。”
“这样他们为你干活更卖力气,”高埃里斯先生说,“而且再雇不难。”
就我个人而言,我可不愿再雇用那些人。在见到他们之前我便开始对他们反感;我看他们是一群贪吃鬼。然而高埃里斯先生是那么快活,而我呢,在这方面知识那么贫乏,只得再一次让他行其所欲。他担保他会留心不让任何东西白白浪费掉。
我把招募水手的事也交给他去办。他说,有两个大男人和一个男孩作帮手,他就能把为我做的活儿全包下来。我认为如果他所说的活儿是指把准备下的食品和饮料全部清扫进肚,那么这几个人是不够的,不过也许他所指的是驾驶游艇这种活儿。
“高埃里斯船长,”我说,“你准备好了,我们就出发。”
高埃里斯船长从嘴里取下雪茄,“今天我们不开船,先生,”他回答说,“如果你允许的话。”
“哦?今天怎么啦?”我问道。我知道水手们有一些奇怪的信条,我想,也许星期一这个日子被认为是不吉利的吧。
“今天这日子倒挺好,”离埃里斯船长答道,“我担心的是风向。看样子,风向不会改变。”
“可是我们需要它改变吗?”我问道,“我觉得风向完全对头,正好是顺风,这风会死跟在咱们后边吹。”
“是的,是的,先生,”高埃里斯船长说,“你用词很准确——死,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开船,我们都只有一死。要知道,先生,”他看到我露出惊诧的神色便马上解释说,“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大陆风',它径直从大陆吹出,而大陆风总是威胁生命的。”
我把这事情想了一下,觉得这话有道理,风正在从大陆吹过来。
“夜间风向可能改变,”高埃里斯船长满怀希望地说,“不管怎样,风势并不猛,而咱们的游艇挺结实。”
早晨风转而吹向北面,我起了个大早,向高埃里斯船长指出这一点。
“是的,是的,先生,”他答道,“真不幸!我们对此一点办法也没有。”
“你认为我们今天不可能出发吗?”我问道,
他没生我的气,只是笑了笑。看来,根本不能指望乘着那样的风驶向荷兰海岸。
我决定在岸上度过这一天。那是个单调、乏味的日子,用过下午茶点以后,高埃里斯船长来接我回游艇时,他比我还要兴奋。要不是他亲口对我说他只喝了一杯烈性甜酒,其他饮料点滴未沾,我还以为他喝醉了呢。
次日早晨刮的是南风,这使高埃里斯船长颇为不安,好像我们不论是开航还是停泊在原地都不安全。我们唯一的希望是:风向会在灾难临头之前起变化。
我又在岸上打发了一天。当晚和第二晚,由于一直刮着南风,我只好在当地一家旅馆里过夜。
星期五,风从正东方向吹来。我见了高埃里斯船长便建议开船。这下可把他给惹恼了。
“如果你懂得稍多一点,先生,”他说,“你不用问就会明白这是办不到的。风是直接从海上吹来的!”
我说:“高埃里斯船长,告诉我,我租的这东西究竟是什么玩意儿?是一艘游艇还是一所水上住宅?”
对我的发问他似乎很吃惊。
“我的意思是,”我接着说,“它究竟是开得动的,还是这儿的固定装置?如果它是固定装置,你就跟我直说好了,这样我们就去买些鲜花草木把它装饰得漂漂亮亮。再说事情的另一面,如果它能开动的话——”
“开动!”高埃里斯船长打断我的话,“你去把好风安排在‘罗格'号后方吧!”
我说:“什么是好风?”
高埃里斯船长显出为难的样子。
“在本周内,”我继续说,“我们遇到了北风、南风、东风和西风。如果你能想出风还可能从别的什么方向吹来,请告诉我,我恭候它到来,要不然,只要锚没有沉入海底,我们今天就把船开出去,看看到底会发生什么事情。”
他看出我的态度很坚决。
“好吧,先生,”他说,“你是主子,我是仆人。可我还有个孩子靠我养活,要是我们都葬身鱼腹,谁来照料我的小孩呢?”
他的严肃劲儿使我大为感动。
“高埃里斯先生,”我说,“对我说实话吧。我们究竟有没有一点点希望在某种气象条件下离开这个地方?”
高埃里斯船长恢复了他那慈祥的面目。
“你瞧,先生,”他说,“这是个挺怪的海滨区。要是我们已经出海了,就万事大吉啦!可是要乘这样一条小船离开此地——嗯,老实说,先生,那是极困难的。”
他向我保证他会像母亲观察甜睡的婴儿一样观察天气,于是我离开他,又进城了。
当天傍晚五点钟,我交上了好运。我在大街中心区碰上了两个玩游艇的朋友。我给他们讲述了我的经历,他们似乎被这事逗乐了。这时高埃里斯船长和那两个水手正从一家小旅店的窗口观察天气的变化。游艇上只留下那小伙计一个人。我们三人悄悄爬上小船,划向游艇。
当晚我们停靠在东岸一个小港口,第二天抵达亚茅斯。由于那两位朋友要离船,我决定放弃那艘游艇。我们在当地卖掉了贮存物品,虽然我卖这些东西赔了钱,但我知道我把高埃里斯船长耍弄了,因此很开心。我把“罗格”号交给一个愿为两英镑把它开回哈里奇的本地水手。然后,我乘火车回到了伦敦。也许世上还有不同于“罗格”号的游艇和不同于高埃里斯先生的船长,然而那一次的经验使我对两者都厌烦了。
乔治也反对乘游艇,于是我们打消了这个念头。
“在泰晤士河上航游怎么样?”哈里斯提议说,“我们曾在那条河上度过一段美妙的时光。”
“那条河已经不是我们年轻时那个样子了,”我说,“河上有某种东西老是使我腰酸背疼。我想是因为长时间离水近在咫尺的缘故。”
“我也有同感。”乔治说,“如今,我无论如何受不了躺在河边睡觉的滋味。”
“我只是建议而已,”哈里斯说,“就我个人而言,我认为这对我也没有好处。”
“那里的空气对我最适合,”我说,“去苏格兰作一次徒步旅行,你们认为怎么样?”
“苏格兰老是下雨。”乔治说,“前年我在那儿呆了三个星期,没穿过一根干纱。”
“有啦!”哈里斯嚷道,“骑自行车旅行!”
乔治显得犹疑不定。
“骑自行车旅行要爬很多上坡,”他说,“又老是顶风而行。”
“有上坡就有下坡,而且风从你背后吹来。”哈里斯说。
“这我可从未注意到。”乔治说。
“你想不出比骑车旅行再好的主意了。”哈里斯接着说。我也同意他的说法。“我告诉你们走哪儿,”他继续说,“穿过黑森林!”
“可那儿尽是上坡路。”乔治说。
“不全是,”哈里斯说,“大约占三分之二。你忽略了一件事——那儿有窄轨铁路通上那些山头。”
乔治不再表示反对,事情就这样定下来了。
时间不早了,应该做哪些必要的准备工作只好留待下次商议。我们约定第二天下午在俱乐部碰头。
第二章
我们做准备
“我们什么时候出发?”乔治说。
“就我来说,”哈里斯答道,“越快越好。”
“我们走哪条路线?”哈里斯说。
“我有个想法。”乔治说,“我们熟悉荷兰和莱茵河。这样,我提议坐船去汉堡,看看柏林和德累斯顿,然后从纽伦堡到斯图加特,再到黑森林。”
不管好歹,我们接受了他的主意。
“关于自行车,”乔治说,“我看还是照旧吧。哈里斯和我骑双人自行车,老杰——”
“我不这样想,”哈里斯坚决地打断他的话头,“你和老杰骑双人车,我骑单人车。”
“这对我倒没什么,”乔治表示同意,“老杰和我骑双人车,哈里斯——”
“我不反对干我的那份活,”我赶紧插话,“不过,我可不打算一路到头载着乔治;那负担应该平分。”
“行!”哈里斯接受我的意见,“我们分担吧。不过事先得说清楚,他得蹬车。”
“你说什么?”乔治喊道。
“我说你得蹬车!”哈里斯斩钉截铁地重复一遍,“不管怎样,上坡时你得蹬!”
“天哪!”乔治说,“难道你就根本不需要锻炼?”
“坐稳了!”哈里斯头也不回地说。哈里斯太太以为他说的是:“跳下去!”为什么当哈里斯说“坐稳了”的时候他妻子却以为他说的是“跳下去”,他们两人都没法解释清楚。
接着他叫妻子别害怕,他要显示出他骑车的最快速度。他俯伏在车把手上,全神贯注地骑车。自行车在公路上飞驰,真如龙腾虎跃。农舍和教堂,家犬和鸡群,冲他迎面而来,又掠向他的身后。老人们惊诧地望着他,小孩们尖声叫喊着为他鼓劲。
*
“我看就照往常那样开张清单。”乔治说着就要动笔。
“在开始打包之前,”我叔叔常对我说,“总要开个单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