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6日,取国道312,行至荔浦县城东南,峭壁一座,迎面扑来,不意悬崖之上,竟有堂皇寺庙楼塔,注目怦然。路向东折,路牌“鹅翎寺”映入眼帘。游兴大动,驻车步行,翘首仰望,见寺笔立云霄。拾级而上,石梯三折,每折处设佛堂平台,凭台观景,小溪田野道路峰峦历历在目。三折处,隧洞穿寺,出洞眺望,尽收西北荔城。隧洞之右,岩穴天成,借势而设观音堂,洞高五六米,菩萨坐于洞奥十数米处,奥前设座两行,供人膜拜,此外了无人工之痕。佛堂设天然岩穴内,或有所见,然整所寺庙全依山洞而建,则见所未见。
吾粗略观之,寺有三奇。一奇者,冥冥中托梦于云游唐僧,指点寺址,醒后寻觅至此,见洞中有鹅翎几羽,故建寺,而以鹅翎名之。二奇者,岩穴三层,为天工匠作,如人工建筑然,故梯有三折,寺有三叠,各层多奥,均设佛堂,礼佛即观洞,观洞又礼佛,意有双重。三奇者,寺历九百寒暑,数经兴衰沧桑,终有民人信士集资重修,焕然一新,免费供人礼佛游览,实属凤凰涅槃。至名人题诗,游客留墨,皆属寻常,不赘。
又有三善。一善者,僧人宁静,不劝捐,不扰客,或拂尘,或扫地,自在修行。二善者,游人拘礼,不喧哗,不戏闹,或礼佛,或观赏,恬然怡情。三善者,寺外设大棚,聚集寺众,学习诵经,讲求纪律,训练有素,行止有宜,经营有方。
鹅翎之游,虽过路匆匆,然印象极佳,故改游而不记之惰习,从勉学徐霞客之友劝,习作一篇,推荐一景,开敝人游记之端。
仰望鹅翎寺

侧拍鹅翎寺

鹅翎寺第三层隧洞之口

鹅翎寺第一层石梯

穿过鹅翎寺隧洞鸟瞰荔浦县城

鹅翎寺第三层观音阁
僧众工作处

鹅翎寺前的观音像,跟寺庙隔着一条小溪。

鹅翎寺宝塔

鹅翎寺碑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