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湘军(连载·246)

(2009-01-07 12:54:18)
标签:

湘军

连载

246

文化

分类: 湘军

湘军(连载·246)

广西师大出版社出版

 

246

    华东江南的疫情到10月份还在蔓延,军士们相互传染,死者的尸体堆积如山。曾国藩后来在《金陵湘军陆师昭忠祠记》一文中,描写了当时的情状。

    他说,湘军进入雨花台以后不久,就碰上了传染病的大流行。哥哥生病,弟弟传染,早晨还在笑,夜晚身子就僵硬了。十座营帐,有五座不常开火做饭。一人暴毙,数人送葬,返回时又有一半人死于路途。附近县城的药都用完了,便派大型战船,一艘接一艘地驶入安徽和湖北各省,征集药材。

    湘军军士病倒如此之多,惟独曾国荃没有病倒,算得上一个奇迹。

    曾国藩忧心忡忡,上奏说,战事刚刚顺手,却又流行天灾。如果太平军趁此危急之时来进攻,湘军不但不能战守,而且不能预先逃走,以图再振。几年来经过百战所占领的地方,由尺寸而扩大到几百里,有可能前功尽弃。

    他说自己德行单薄,不能挽救厄运,请清廷派亲信大臣奔赴江南,分清责任的轻重,在艰难的时局里挽回气数。

    清廷下诏说,近日已进入深秋,疫病仍未止息,宁国、金陵、徽州、衢州、上海和芜湖的各路军队,都因疾病而不断有人死亡。鲍超、张运兰和杨岳斌等人都各自抱病在军中,军营甚至很少看到炊烟。这种时候,无论是进攻还是防守,都没有把握。

    朝廷信用湘军,由于曾国藩的忠勇是发自于至诚,因此推心置腹,希望他能挽救东南全局。自从各路军队逼近金陵,太平军的老巢已成陷阱。只是因为遇到艰难的时局,很难攻占,所以朝廷屡次下旨告诫,不要徒然地只求旦夕功效,而应该立足于不败之地,以等待可乘之机。

    现在将士们正在患病之余,朝廷怎么会忍心重加督责?应该让他们都知道朝廷的旨意,加以慰问。这是无可奈何的事情,不是曾国藩一个人的过错。朝政有很多不周到的地方,足以上干天和,君臣应当痛加自责,努力寻求禳救的方略,为民请命,指望天心转移。

    至于天灾流行,太平军中也会有人传染。眼下京城本无大臣可以委派,就算有,环顾朝野,才力器量如曾国藩者,一时也难以选拔。曾国藩素尝学问,更应当坚毅不拔,倍加小心,不要有一刻松懈。

    清廷认为太平军也会受到瘟疫的打击,但是太平军偏偏还有强大的作战能力。正当群医来到湘军营中广施医疗,患者们正在休息生养的时候,李秀成率领三十万大军,从苏州和常州赶来天京增援,号称六十万兵力。东起方山,西至板桥镇,连营几百座。

    曾国荃的兵力不足三万人,被太平军重重包围。彭玉麟和杨岳斌的水师,都被太平军阻隔,无法与陆师联络。湘军将领们吸取了向荣与和春的教训,提出撤围去投奔水师,退保芜湖。曾国藩身在安庆,终日忧虑,废寝忘食,派人飞马送来命令,叫曾国荃撤围。

    曾国荃对将领们下令说:“贼寇倾尽全力突围,是他们的惯技,向公与和公正是因为撤退而遭致挫败。现在,如果我们重蹈覆辙,贼寇就会长驱西上,颠覆大局,我们怎能保住芜湖?贼寇虽然人多,却都是乌合之众,不守纪律。又因就住江苏的都会,骄奢淫逸,没有经历过大的挫败。我正苦于他们分散在各处,难以分兵打击,现在他们都来了,聚在一起,我军予以重创,必然打得他们大败而逃。于是我便得以专力攻击他们的巢穴,必定攻破。愿诸位共同努力!”

    湘军将领们听了这番话,都欣然从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