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湘军(连载·160)

(2008-08-26 09:10:31)
标签:

湘军

连载

160

文化

分类: 湘军

湘军(连载·160)

广西师大出版社出版

 

160

    在安徽的三河发生大战时,天京附近也有激战。

    张玉良和冯子材的清军部队于11月12日攻克溧水。太平军向西撤退,遭到清军伏击,全队覆没。

    太平军增援部队攻击高古山,张国梁开壁迎战,率领几十名剽悍的骑兵冲锋陷阵,势不可当。各路清军跟随突进,将太平军追赶到江宁镇,捣毁几十座壁垒。从安徽小丹阳到采石矶一带的太平军营垒,全部被清军扫平。

    三河失败的阴影笼罩在湘军头上。湘军彷佛群龙无首,各自在不同的省份作战。

    田兴恕的部队仍在贵州,于11月25日解了黎平之围,向西南挺进一百五十里,进攻古州。

    刘长佑的部队移驻抚州。由于疫情加重,返回湖南。刘长佑遣散病弱的军士,留下来招募新军。刘培元也因病回到长沙。

    都兴阿总结三河之战的失败教训,上奏说,湘军在三河的失败,根本原因是胡林翼不在军中指挥,部队无人调度,请清廷迅速起用胡林翼指挥军事。总督官文也上疏请求。

    文宗重新认识了胡林翼的作用,下诏重新起用胡林翼为湖北巡抚。

    胡林翼接到清廷的命令,从家里痛哭起行,直奔武昌。

    曾国藩指挥着有限的湘军,继续向福建进军。张运兰所部进军邵武。石达开所部彷佛在跟湘军捉迷藏,又从福建返回江西,分为两支。石达开率张遂谋、赖裕新、蔡次贤和傅忠信等人的部队从瑞金向西南方挺进,袭击毗邻广东的信丰,另一支太平军北上攻打景德镇。

    鲍超和多隆阿的部队驻扎在安徽西南部,死死挡住太平军进入湖北的通道。他们在宿松的东北面阻击太平军,大获全胜,部队士气重新振作。

    和春见湘军在安徽腹地战败,便派部队进入太平军兵力空虚的安徽南部。江长贵的部队在祁门和青阳取得战果。邓绍良率部在芜湖取胜。总兵戴文英所部又从宁国报捷。

    邓绍良曾因丢失湾沚而被罢官,怏怏不乐。现在,他与戴文英一起攻打芜湖的湾沚和当涂的黄池,力战而死,但并无战功。和春命令提督郑魁士代替邓绍良驻扎宁国。

    宁国的太平军失去了据点,分为两支,一支北上宣城的水阳镇,抵达雁翅和官陡门,和春派戴文英所部将他们击败。另一支太平军南下,攻占了江西婺源。

    文宗决定巩固清军在安徽南部的战果,派张芾以三品京堂的职衔指挥这里的清军,又令周天受和王梦龄率部攻打江西婺源,没有攻克。

    官文和骆秉章奏请清廷改派曾国藩援助安徽。当时曾国藩仍在江西建昌,闽浙总督王懿德不愿湘军北上,便上疏请求暂缓将湘军调离,留下张运兰的部队保卫福建。文宗命令曾国藩自己权衡轻重缓急,决定行踪。

    石达开的部队已经从信丰北上,攻占南安,并向赣州运动。曾国藩上奏说,现在他应当援救安徽,但是江西的太平军活动在东南一带,与安徽的斜线距离有一千多里,势必无法合并。于是,他命令准备向福建进军的萧启江所部,改援江西南部,派张运兰和吴国佐攻打景德镇。

    曾国荃已经回到了湖南,命令部将朱品隆的部队作为亲军,跟随曾国藩驻扎建昌。

    占据景德镇的太平军牵制了湘军的大量兵力,曾国藩的谋士们建议迅速加以打击。曾国藩派张运兰和吴国佐率部去进行这次作战,自有他的考虑。吴国佐是左宗棠提拔的将领,出身为童生,弃文领军,经左宗棠奏请,清廷给予他主簿的官阶。张运兰累积战功,被提拔为道员。

    按照湘军的制度,营官中没有隶属关系的,就不论等级,都是平起平坐。统帅部队的将领,哪怕只是个九品官,而他下面的营官和哨官的等级高达一品二品,也要对他惟命是从。张运兰号为大人,吴国佐的部属也称吴国佐为大人,与之匹敌。吴国佐喜欢谈论军事,张运兰笨嘴拙舌,言语木讷,但以老将自居,素来与吴国佐不和,又因为金溪作战失约一事,互相抱怨。曾国藩命令他们一起攻打景德镇,是想要他们同舟共济,培养协作的精神。

    进入秋季以后,捻军进入山东,包围单州,攻打金乡。胜保派总兵田在田和提督史荣椿防守曹州与兖州。他认为清军在河南的战守很不可靠,又增设归德镇总兵官,派总兵邱联恩驻扎鹿邑,派朱连泰出兵驻扎安徽亳州。

    捻军遭到阻截,从山东返回河南商水以北的周家口。这里濒临小氵隐河,是颍口的商驿通道。捻军大举劫掠而去,势力更加强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