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编左宗棠年谱(1853)

(2008-05-22 09:10:52)
标签:

新编左宗棠年谱

之十三

文化

分类: 左宗棠年谱

新编左宗棠年谱(1853)

编纂/王纪卿 姜婕

 

1853年,咸丰三年,癸丑,41岁

    1月8日(咸丰二年十一月二十九日),湘乡人曾国藩奉命在湖南帮办团练。此前他为母亲丁忧,以侍郎的官衔回到家乡。张亮基调罗泽南、王錱、罗信南所练湘乡团丁一千人到省城,以备防守,交曾国藩约束训练。提拔都司塔齐布暂代中军参将。

    湘军由此兴起。

    1月12日(咸丰二年十二月初四日),太平军攻克武昌。

    左宗棠派兵征讨浏阳征义堂会党。

    征义堂是周国虞和曾世珍等人创立的会党,起初打着团练的名号,暗中招兵买马,形成很大的势力。太平军围攻长沙时,廪生王应苹截获了征义堂与太平军的来往书信,周国虞便将王应苹杀死。浏阳去向江西官府告状,江西巡抚发来公文,请湖南官府抓捕凶手。张亮基正在犹豫,浏阳知县却再次担保周国虞无心造反。不久,清廷颁下密旨,要求逮捕征义堂的造反者。这时,恰好江忠源镇压了巴陵的晏仲武起义军,将要班师回省城。左宗棠写了一封密函,派快马送给江忠源,让他率部前往浏阳,信中密授机宜。这封密函,从左宗棠书牍中可以看到。江忠源攻打征义堂,完全左宗棠的方略。

    1月22日,江忠源所部从巴陵出发,从平江抄小路进入浏阳,筑好壁垒,张贴告示,声称只捕杀造反首领,不问胁从。知县大为惊骇,认为江忠源兵力不够,连忙向省城求援。

    江忠源的楚军筑垒时,周国虞等人暗中观察,发现官军人少,以为可以战胜。1月26日,征义堂三千多人分三路扑向冯家岭楚军军营。江忠源派一营兵力守卫县城,自己督率两营抵抗进攻。楚军大破征义堂部队,令会众到军营里申领良民牌,可以免死。当晚,征义堂几千人散去。于是,江忠源率部进逼征义堂根据地,抓获首领曾世珍与朱兴祥等人,全部处死,另歼灭会党七百多人。楚军用兵十二天,彻底镇压了征义堂。

    2月3日(十二月二十六日),清廷将张亮基调任代理湖广总督。左宗棠因防守湖南有功,得旨以知县用,并加同知衔。

    2月9日(正月初二日),太平军放弃武昌,顺江东下,连克九江和安庆。

    2月19日(正月十二日),左宗棠随张亮基离开长沙,赴武昌湖广总督衙门,仍作张亮基幕僚,助张筹划军事和吏治。

    3月1日(正月二十二日),左宗棠随张亮基抵达武昌。当时太平军撤走不过二十天,官衙和民房都已被烧毁,公私财产荡然无存。当时,骆秉章得到恩旨,代理湖北巡抚。溆浦人严正基代理湖北布政使。张亮基奏调江忠源代理湖北按察使。这些人当时都有名望。于是他们革除官场长期以来积累的弊端和陋习,修缮城墙,筹集军粮,开市通商,抚恤难民,惩治会党,抓捕在逃的造反者,大事小事一起抓。批答公文和草拟奏折,都由左宗棠一人主持,于是他日夜操劳。

    3月19日(二月初十日),太平军攻占金陵,在此定都,改名天京。

在太平军挺进金陵时,左宗棠曾建议三省联合力量,在东西梁山设防。他把自己的建议写进了张亮基的奏章,呈达清廷,兵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4月(三月),左宗棠三子左孝勋出生。

    同一个月,通城爆发刘立简起义,左宗棠派江忠源率兵镇压,斩杀刘立简。

福建、上海爆发小刀会起义。

    湖南郴州爆发朱九涛起义。

    5月,崇阳、嘉鱼爆发熊开宇起义。左宗棠又调江忠源移师镇压。事情刚刚平定,清廷令江忠源赶赴江南大营,帮办军务。骆秉章调任湖南巡抚,追叙左宗棠平定征义堂谋划有功,请旨将他以同知直隶州选用。左宗棠推辞,未获官职。

不久,黄州广济爆发方四象和宋关祐领导的抗粮杀官起义,人数多达上万。张亮基奏请调江忠源所部顺路镇压,楚军连败起义军。

    6月(五月),太平天国先后派林凤祥和李开芳等将领率军北伐,派胡以晃和赖汉英等将领率军西征。北伐军挺进安徽滁州。清廷令江忠源前往赴援。楚军刚上路,发现太平军的几千艘船只驶到江西彭泽。江忠源留驻九江。

    7月(六月),左宗棠随张亮基赶赴黄州,在田家镇设防。左宗棠建议制备战船,武装水师,控制长江。

    不久,太平军进围南昌,江忠源前往增援。张亮基也派都司戴文澜率领两千人驻守南昌。当月,张亮基弹劾湖南和湖北两省各地文武官员三十七人。左宗棠建议制备战传。这个建议,也写进了张亮基的奏章。

    8月(七月),太平军从滁州挺进河南新郑许州,左宗棠令按察使唐树义赶赴应山、孝感北部边界防御。太平军改从罗山攻击黄安。左宗棠料定太平军必定企图从麻城、黄冈内河进入长江,上攻武汉,便令唐树义的部将许连城等人从河口赶赴黄安阻击。他又将省城的全部兵力三千多人,全部交给都司黄玉龙和同知张曜孙率领,星夜急行军,赶赴团风镇,阻扼太平军入将的道路。

    许连城所部抵达麻城,太平军的几千人刚刚从河南开到。清军分两路进攻,将太平军击败。

    9月3日(八月初一),太平军果然向团风镇进军,企图夺船入江。当时,董玉龙和张曜孙所部已抢先抵达,指挥部队乘船,四面发起攻击,斩杀太平军将领数人。太平军大踏步撤退。半夜,清军又鼓噪攻击,大批太平军溺水而亡。9月5日(八月初三),太平军分水陆两路撤退,清军水师穷追不舍,直达新洲,再次大败太平军。从陆路撤退的太平军在马鞍山遭到许连城等部阻击,伤亡惨重,只有几百人得以逃生。清军作战八天,战事平息。

    当月,南昌解围。太平军船队全部驶出湖口,溯长江而上,攻击田家镇。督粮道徐丰玉率部抵御,张亮基调董玉龙和张曜孙所部协助防守。10月3日(九月一日),连战几场,将太平军击退。

    10月6日(九月初四日),张亮基接到谕旨,奉调补山东巡抚,即将赴任,吴文镕接任湖广总督。左宗棠辞归湖南。船过湖北监利,在王柏心的“莲园”短暂停留,得见王柏心的几十种著录,内容多关国计。

    10月24日(九月二十二日),左宗棠抵达湘阴县城。次日归居东山白水洞。

当月,田家镇的清军溃败。湖南巡抚骆秉章听说左宗棠回到家乡,派人送信给他,并附上银两,请他出山。左宗棠辞谢不出。

    12月(十一月),江忠源率部进入庐州防守。

    【文献】

    ▲《曾文正公文集·湘乡昭忠祠记》:咸丰二年十月,粤寇围攻湖南省城。既解严,巡抚张公亮基檄调湘乡团丁千人至长沙备防守,罗忠节公泽南、王壮武公錱等以诸生率千人者以往。维时国藩方以母忧归里,奉命治团练于长沙,因奏请就见调之千人,略仿戚元敬成法,束伍练技,以备不时之卫。由是吾邑团卒号曰“湘勇”。

    ▲《张大司马奏稿·筹办堵剿事宜折》:臣委明干官绅,选募乡勇一二千名,即由绅士管带,仿前明戚继光之法行之。前遵旨传知丁忧在籍侍郎臣曾国藩帮办团防,俟其到省面商,妥为办理。

    ▲《书牍·卷二·甲寅答胡润之书》:塔君一候补都司,弟于稠众中首拔识之,荐之石帅。涤公未及两年膺两君保荐。

    注:从曾国藩和张亮基两人的奏稿中可以看出,他们保荐塔齐布,都是在咸丰三年六月。这里所说的未及两年提拔为参将,是在这一年发生的事情。

    ▲《书牍·卷七·甲子与徐树人书》:弟自咸丰二年入湘幕以来,以练乡兵、治土匪为急务,而除浏阳、澧州两巨案外,未尝用兵捕匪。八九年来,诛斩真匪三千余,迄少冤滥而勾连。黔粤烟盐各枭,及会匪、斋匪有名迹者,亦少有漏逸。可见治匪在严首恶,用士民,不在多所调发。

    ▲《养知书屋诗集·扎记》:江忠源平征义堂,实受方略于左宗棠。发谋决策,皆宗棠任之。张亮基受成而已。奏报及《方略》所载,但著张亮基而名,不及左宗棠私家纪述而补《方略》之阙遗,正当一发明之。

    ▲《书牍·卷五·庚辰与胡润之书》:石公奉权督湖广之命,强仆赴鄂,是为三年正月十二日。

    ▲《胡文忠集·卷五十七·癸丑与左季高书》:石卿先生公诚英勇,极力振饬楚中数十年积弊,当可复见天日。闻先生劳神案牍,无片刻之暇,宜延一精晓例案之幕友,以管咨题文案,而先生专管例外之奏折及例外之文批,则精力有余,智慧更大。

    ▲《曾文正公文集·金陵昭忠祠记》:三年寇破金陵,据为伪都。向荣为钦差大臣,自湖北逐贼而东,至则城陷。逾旬日,又继陷镇江、扬州。而都统琦善亦以钦差大臣由河南进至扬州。自是广西元从诸军驻金陵者,号为“江南大营”,北来新集诸军驻扬州者,号为“江北大营”。

    ▲《书牍·卷二·癸丑与陶少云书》:去年浏阳案保举,骆中丞以我首先决策,奏以直隶州升用,我上书辞之无及矣。

    ▲《张大司马奏稿·筹办楚豫交界防剿情形折》:所有设防分援各缘由,业于六月初二日由行营具折拜发。

    注:左宗棠手稿中,正有《筹办江防分兵援江西》一折。

    ▲《书牍·卷二·癸丑与陶少云书》:贼攻江西,我军设防田家镇,制军于军谋一切专委之我,故不及通信。

    注:从此信可以看出,左宗棠随张亮基到了田家镇。

    ▲《养知书屋文集·仲弟樗叟家传》:张公每夕手挈总督关防,以属左公及君曰:“军情缓急,眉睫间耳。有发先行而后告。”李开方自河南折而南,夜半得报,急调兵会鹅公颈,骤与贼遇,贼出不备,大扰乱。斩李开方,歼其军。报至,张公始知贼之分驰北窜者于是■焉。

    ▲《书牍·卷二·癸丑与陶少云书》:粤贼由河南窜入湖北之黄安,意图由麻城、黄州内河出江,上窜武汉。仆于其时尽遣省城兵勇三千有余,力扼之团风镇。官军到,甫数刻,贼三千余果由此水陆并进。我军奋勇力战,寇分水陆窜去。复分两路追之,贼遂四散。其由罗田窜安徽者,不过二三百人。是役甫及八日,非制军相信之坚,断不能有此奇捷。用兵无他,训练得法,谋略须先贼一着,自然应手。仆自去年佐制军平浏阳土匪,解长沙重围,今年平通城、广济土匪,剿此股贼匪,颇有阅历,其实与平时所论相合,尚有见到而未能行者。

    ▲《书牍·卷五·庚申与胡润之书》:九月十三日,石公赴山左,仆乃辞归。

    ▲ 王柏心《漆室吟·癸亥赠左季高诗》:吾子天下才,文武足倚仗。谈笑安楚疆,借箸无与让。建策扼梁山,事寝默惆怅。复议造戈船,进破万里浪。鄂渚临建康,拊■等背吭。从此下神兵,势出九天上。赞画子当行,麾扇坐乘舫。

    注:当时王柏心与左宗棠同在张亮基幕府中,他谈到的两件事,是左宗棠特别注重的。诗中说左宗棠建议分扼东西梁山,没有被清廷采纳,因此太平军得以溯江而上江西与安徽。至于造船争夺长江险要的建议,当时郭嵩焘与江忠源防守南昌,也深表赞同。由于张亮基调任,湖北未能造船。曾国藩在衡州创立水师以后,左宗棠辅佐骆秉章,便设局制造船炮。

    ▲《奏稿·卷五十四·已故军务人员志节可传请付史馆折》:前刑部主事王柏心,湖北监利人,素以文学见重于时。咸丰三年,臣从已故署湖广总督张亮基在鄂,王柏心与臣同居幕府,见其筹划从容,算无遗策。后张亮基调抚山东,臣与王柏心同舟而归,过其所居莲园,王柏心尽发所著录数十种见示。

    ▲《江忠烈公集·癸亥与郭筠仙书》:季兄天下士,归伏梓木洞,固于吾楚有益,忠源欲要赴皖省,未敢启齿。弟为我代探之,非为忠源而来,为天下而来也。

    ▲《书牍·卷二·癸丑与周汝充书》:兄归后数日,骆中丞及方伯廉访诸公,以书币见招,并委郑司马入山敦促,礼意优渥。然年来心血竭耗,不欲复参戎幕,已托词谢之。自此匿迹销声,转徙荒谷,不敢复以姓字通于尘宇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