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
太平天国北王韦昌辉于8月3日率领大军从临江北进,增援瑞州。瑞州分为南北两城,中间隔着一条河,河上有一座长桥,沟通南北两城。刘腾鸿将部队分为两支,分别攻打。
韦昌辉的援军到来时,湘军已攻克南城,刘腾鸿从南城出兵迎击。
韦昌辉身边仪仗显赫,随从如云,排刀队十分勇悍。
刘腾鸿按兵不动。他说:“敌军表面像老虎,实际上是绵羊,很快就会显出原形。等到他们疲惫了,我军再发起攻击。”
8月9日,天下大雨,太平军扑向湘军营垒,吴坤修率部将太平军击退。
两军相持十天,太平军锐气减退。刘腾鸿从北岸渡兵,绕到太平军后方,与南城的湘军夹击,大败韦昌辉的援军,斩杀五百人。韦昌辉率部趁夜进入北城。
太平天国一名姓黄的指挥率部前来增援,列阵出冈,两军对峙。另有一支太平军拦截刘腾鸿部后路,企图夹攻。刘腾鸿等到太平军靠近,命令劈山炮开火,太平军第二次攻击,也被刘腾鸿部击退。刘腾鸿率部追出三十里。
逃跑的太平军遇到了石达开。翼王刚从九江赶来,集结部队,下令杀个回马枪,在瑞州东北面修筑五座壁垒。
刘腾鸿说:“如果不马上攻击,等到敌军壁垒修成,就难对付了。”于是,他命令楚军防备城内的太平军,命令江军进攻城外的太平军壁垒,自己率领三百名死士督战。
太平军见湘军兵少,抢先发起攻击,刘腾鸿的三百人无声伫立,等到太平军靠近,才开炮轰击。太平军六次冲锋,见刘腾鸿部不为所动,士气受挫。湘军各营效力猛攻。太平军大败,壁垒全被湘军捣毁。
捷报传到清廷,文宗将刘腾鸿提升为直隶州知州,归江西补用,赐号“冲勇巴图鲁”。
湘军攻克瑞州南城以后,太平军一直聚集在北城。刘腾鸿打算断绝他们的供给,从南城取来砖石,筑垒造桥。太平军前来争夺,刘腾鸿命令部队边作战边筑垒,又在北岸石封岭修筑新城,势逼北城。
8月15日,彭山屺等人的部队到达瑞州,江军和楚军屡次在城外打败太平军,兵势稍微振作。
这时,鉴于太平军在江西占领了五十多座县城,清廷命令广东、福建与浙江的军队一起救援,而江西的司道也各自私立军队,前往救援。
江西学政廉兆纶驻扎河口,掌管饶州和信州的军事。这个顺天宁河人对巡抚文俊杂用将领,绿营部队名号繁多,颇为不满,而对布政使耆龄很有好感。耆龄妒忌邓仁坤,便上奏清廷,说臬司的儿子不宜带领军队。文宗下旨,将他的奏章下转给曾国藩和文俊,罢免了邓辅纶的职务,将所有部队交给林源恩统领,会同李元度的部队,攻打抚州的太平军。
这时,吉安和建昌等郡,有名叫边钱会的会党,打着太平军的旗号,聚集几千兵力,攻占吉安东北一百里处的永丰和建昌以南一百里处的南丰,向泸溪方向推进。广东的起义军攻击江西南部的定安、安远、信丰、长宁、上犹、崇义和雩都,南昌的清军鞭长莫及,无法救援。巡抚和朝廷几个月得不到这些地方的军报。
石达开对于太平军7月份在湖北樊口的失败十分气愤,率领一万多名精锐,从广济、蕲州和黄州奔赴汉口。太平军推进到青山和鲁港之间,增设十三座营垒。
官文派舒兴阿和舒保等人,带领骑兵和步兵开往黄州。到达堵城时,太平军大部队开到。清军骑兵与太平军相持十六天,多隆阿率领骑兵设下埋伏,联合许广藻的团勇,两下夹攻,击退太平军,骑兵一直追到葛店。
太平军害怕骑兵,大踏步撤退。从此,湘军水师和陆师与清军骑兵互相协作,军势日益强盛。
这时湖南西部边界又有动静,贵州的起义军攻击晃州。
进入9月份,江西的边钱会在江西东北部取得一连串胜利。他们从建昌出兵,于9月1日攻占贵溪,9月5日攻打河口镇,9月8日攻占铅山,9月9日逼近边界重镇广信。
清廷的广信知府沈葆桢,是已故禁烟大臣林则徐的外甥,正跟随学政在河口催督军饷,听说府城有警,立刻返回城内,发现居民骚乱,都已走散。
沈葆桢守着一座空城,与本省的军队联络不上,派快马给毗邻浙江的玉山送信,向浙军将领饶廷选告急。
饶廷选从前是林则徐的部将,现在拥有两千兵力。他接到沈葆桢的告急信后,为了报答林则徐的旧恩,火速带兵前往广信,也就是现在地图上所标的上饶。
饶廷选这支部队中没有老兵,只有裨将毕定邦和赖高翔颇为敢战。他们行军不带粮草,休息不扎营寨,轻装行军,推进很快。
饶廷选部赶到广信的第二天,边钱会的部队方才到达,见城中已有防备,围攻了五天,便全部撤走。
江西的清军靠着饶州和信州能卖瓷器,军饷才有来源,因此广信对于清廷官府非常重要。官员们听说浙军竟能守住广信,认为是一桩奇功。湘军久无大的战功,不免相形见绌。
沈葆桢作为知府,能够设法保住府城,从此也有了名气。江西其他州郡的清廷官员,听说起义军杀来了,马上就会逃跑,所以沈葆桢的作为显得非常突出,他因功升任广饶九南兵备道,也引起了曾国藩的注意。
这时候,湖南援军将领田兴恕所部仍然驻扎在万载,太平军从万载东南一百里的分宜出兵北上,攻打上高,然后西进,攻打万载。田兴恕率部抵抗,将太平军击退。
萧启江在攻打袁州时,料定临江和吉安的太平军必然会来增援,便设下埋伏。果然,吉安的太平军通过水路向袁州运送军饷,萧启江所部出击,烧毁太平军的十一艘运输船。
安徽北部和西北部在9月份都有军事行动。袁甲三率部从河南永城西进安徽亳州,向东南推进一百多里,在雉河集即今涡阳攻击张乐行的捻军部队,捻军南撤,退向颍州。安徽与河南的清军相对驻扎,也无法抵挡捻军的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