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3/middle/4b3e0846n8d51d7a18072&690&690
图片来自网络
文:阿黛
打孩子触及的是肌肤而不是他的灵魂
http://s5/middle/4b3e0846n748b3584cc04&690&690
昨天和几个同龄的孩子家长一起谈到与孩子沟通的话题,其实这个问题最近也
是一直很困扰着我。
小时候儿子与我无话不谈,虽是男孩可总黏在我身上。
自从孩子进入初三我就觉得他和我话之间越来越少。
中考的那阶段是因为他忙,每天回来就一头埋进书堆里,一早又急匆匆地出门,话说的最多的就是注意身体,其实那等于也是句空话,那么忙想注意也没法注意。
中考结束,一切都随心所愿,可是孩子与我之间的交流少已习惯成自然了。
眼下儿子正处在人生的转折期,心理、生理逐步走向成熟,感觉到他现在只要有不愉快或压力,就会很烦躁,不耐烦。长此以往对他今后的发展很是担心。所以还是要尝试着与他多去沟通。
但是沟通是双方的,孩子大了,不是你想和孩子沟通他就能与你沟通的。现在沟通更多的是和他斗智斗勇,需要技巧。
沟通有时比不需要言语的交流
前一阵儿子军训回来和我话都不大说,问他也说没啥好说的,憋了一肚子话他却没给你说的机会,着实郁闷。
回过头来想想为啥会这样呢,换位思考。换位思考到底是什么呢?其实就是“理解”他的想法、感受,从儿子的立场来思考事情。孩子到了陌生的环境渴望追求独立,
渴望成熟,
努力表现期望被人认可,出众的一面,其实内心他需要别人关爱,并不如表面上所装的那样强大,为此他就要需付出努力和辛苦,回到家卸下包裹,不想说话,只需要无言的关爱时又何必与他去多说话,无言的沟通尽在不言中。
换个环境去沟通
在家里面对面一本正经与孩子沟通,他不太愿意说啥,到外面走走,公园里,约了家人一起,孩子性情舒畅,那么趁热打铁孩子就愿意说,这时对他的情况进行认真细致的了解,
找出存在的问题, 他更听得进。
通过第三者去沟通
孩子和同龄人交流会比较多,他们有更多的共同语言,所以元儿从哥哥那里我知道更多他的秘密,(希望这篇博客儿子不会看到)也就能了解到更多他的内心深处。从而为母子间的沟通预先提供好资料。
家长需要不断去反省自己
仔细回想自己从小到大和孩子的交流
第一,我和他谈话无意中总会有种高高在上的习惯,尽管自己也一再告诫自己要蹲下来和孩子一起平等交流,可是无意中自己还是总把他当孩子,总以自己人生的经验为准则,说着说着便会颐指气使,
盛气凌人.给他造成反感,
很难把自己真实的想法告诉我,怕我会因此有更多的一再唠叨。
第二,和孩子沟通先要顾及他的自尊。我儿子的自尊心比较强,从小就这样。其实自尊心强的孩子是特别敏感的,特别希望得到他人的信任和重视。所以和儿子沟通一定要先肯定他。一定要听他把话说完,甚至有些在你看来是荒唐的话和理论,不能和他是对立面,敌对的情绪只能是双发言语越发激烈,双方面红耳赤,谈话不欢而散。这样的沟通还不如不沟通。
第三,和孩子沟通,要说服他,先要说服自己;要了解他,先要了解自己;这样才能“知已知彼,百战不殆”,其实有些事情做家长的要求孩子做到自己却也未必能做到。所以儿子现在出去读书了,我首要的是要加强自己,从自己的耐心到修养更要不断完善。
最后得出的总结就是沟通先从自己做起,耐心是第一,能做到这点那么沟通就已经成功了一半。
另外谈到沟通又扯到了打不打孩子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我是第一个反对的,不管是哪种理由,打我是很反感的。
我个人有句话,算不上名言,但我是时刻这么想着也是说着的“打孩子只是触及他的肌肤并没有触及他的灵魂。”孩子从一出生就有了他自己的灵魂。
不管周围是不是有因为打孩子就孩子成才的示例,我想说即便有也只是个偶然,
网上看见有的家长说打与不打都是爱,其实那只是家长在打孩子过后自己内心不安后悔时的一种借口,打只是种方式,偶尔为之也许可以,但绝不是态度。优秀的孩子绝不是靠打出来的。
对待孩子没有那么简单,与孩子沟通真的是门大学问,这门学问我自己到现在还没做好,我会把这么学问做到老,学到底。O(∩_∩)O哈哈~
http://s1/middle/4b3e0846n8d7046ac7360&690&690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