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北京中考记叙文阅读新考点新题型之一:针对文章中某个方面提一个问题
(2015-12-03 12:49:14)
标签:
北京中考记叙文阅读提问题题型教育 |
分类: 中考 |
从2014年开始,北京中考记叙文阅读的题型有了新的变化。其中变化之一就是要求学生针对文章内容、写法、主题等方面提一个问题并进行说明。
这一考点在考查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还考查了学生联系实际问题并能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例题分析
例题分析:根据这道题的题干,很明显是两问,考查了两方面的内容。
第一问考查的是学生对这篇文章主题的把握。对主题进行考查,在近来年来的北京中考记叙文阅读中并不多见。这是因为对文章主题得理解向来是仁智见仁智者见智,很难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另外,很多文章的主题并不是唯一的,而是可以有很多个(或可以从多方面理解)。对于本文来说,理解它的主题并不难。只要抓住机器(超级智能住宅)和人(拥有这所住宅的男女主人)之间的产生的矛盾及其原因着两个点进行阐述,对文章的主题就应该能够总结出来。
第二问则是要求根据小说的主题的认识提出一个问题并简要说明理由。要能够准确地回答这一问题,在准确理解文章主题得基础上,还要能够提出一个问题考别人并能做出说明。这是一种全新的题,考查的不仅是学生对文章内容和主题得理解,而且还考查了学生分析主题得依据和过程。这样实际上考查的是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题既灵活又有一定的难度。
附录:20题答案:
20.小说主题:人工智能可能会毁灭人类。你的问题1:人工智能等高科技在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会给我们带来烦恼,甚至是危险,面对科技爆炸的时代,我们应该如何面对?
请结合生活详细阐述你的观点。你的理由:本文主题人工智能能毁灭人类,其实质在于引发读者思考:原来为服务我们而发明的人工智能,为什么反而成为人类的敌人?在我们发明高新技术的时候,是否考虑到了它的危害发及控制危害的方法?在科技飞速发展的现代,这是每一个人都回避不了的问题。此题在考查原文主题的同时,还需要将科幻回归现实生活,思考作者影射的现实问题,体现了小说表现生活现实的体裁特点,一举多得。
例题分析:这道题要求学生根据文章中介绍的两种学校提出一个问题,要求是这个问题能引起大家对改进目前教育的思考。这道题除了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也就是对两种学校优劣的对比),还考察了学生对目前学校教育优劣的思考,紧密结合实际,有一定的难度(难度在于初中生学生很难对目前的学校教育弊端有清醒的认识)。但是,只要能够对照原文中两种学校的学习方式、教材、老师等方面进行比较,有一定阅读水平的学生就能对这两种学校的优劣得出结论(比如,现在的学校有点是老师是真人,很多学生能够在一起上课,便于学生之间的交流等;未来的学校的长处是学生在自己家上课,教学的针对性更强,学生得自由度更大等),然后,根据比较提出一个问题来就比较容易了。比如:问题1:现在的学校在教学时能否针对每个学生制定教学内容和方法?问题2、现在学校在评价学生的成绩时是否不要光以考试成绩为主?
例题3、2015海淀区一模记叙文《铁血将军戴安澜》12.如果你与同学就这篇文章进行交流,针对第⑪段的内容,请你提出一个问题,引起大家的思考。(2分)
二、 解题思路:
这种“提问题”的题型得解题思路一般分为一下几个步骤:
第一、 细读文章后,正确理解文章的内容、主题、写法、情感、情节脉络等;
第二、 认真审题,分析题干,弄清题干中的具体要求;
第三、 由于这类题一般都要考查学生结合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提问题的时候一定要结合实际问题来提。而且,提的这个问题要有一定的深度,针对性要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