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作文讲座(1):运用多种方法描写和刻画人物形象

(2013-11-11 09:07:23)
分类: 教学

  一、一般塑造、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

   1 正面描写:正面描写,是对人物做正面的刻画,使之直接呈现在读者面前。正面描写又分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为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

肖像描写,是指通过人物的音容笑貌、衣着打扮、姿态神情、说话腔调等外在特征来刻画人物。它是表现人物性格和精神面貌的重要手段。好的肖像描写,不仅显示出人物的身份、职业、教养、爱好、经历和遭遇等,而且能表现人物的精神世界和个性气质。如:《背影》中对父亲的外貌描写:“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表现了父亲生活艰难;简朴的特点。再如《我的老师》中对蔡老师的外貌描写:“右嘴角边有榆钱大小一块黑痣。”突出人物的外貌上的特点。语言行为描写,是通过描写人物的语言和行动来表现人物,俗话说:“言为心声,行为意表。读者通过听其言,观其行,而知其人的。因而要揭示人物的精神、性格,就必须抓住人物有代表性的言行进行描写。如《背影》中对父亲过铁路的动作的描写:“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心理描写,就是对人物在一定环境中围绕客观情势而产生的所想所思的内心活动的描写。好的心理描写可以揭示人物语言行动的思想基础,进一步揭示人物的精神境界。如《背影》中对“我”的心理活动的描写:“我心里暗笑他的;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神态描写,就是对人物的脸部表情、神态的具体描写。描写时一要注意使用一些表示表情神态的词语,二要注意人物神态表情的变化。

表现人物心理的手法很多,可由人物直接倾吐,即通过人物对话或内心独白来表现;也可以由作者用记叙性语言来描述;还可以用比较曲折的方式,如写梦境和幻觉等来反映。写好人物的心理,关键是作者对人物的透彻的了解和深人的体察,仅凭一般观察是不够的。

    2侧面描写,又叫间接描写,是从侧面烘托人物形象,是指在文学创作中,作者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以使其鲜明突出,即间接地对描写对象进行刻画描绘。通常情况下,文学作品人物形象的刻画多采用正面描写的手法,即直接通过对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方面的描写,去表现人物的性格、品行和技能。但有时恰当地借助一些侧面描写,常常可以起到正面描写无法替代或者很难达到的艺术效果

    侧面描写的方法有以下几点:a以旁面写正面,即通过对周围人物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如《驿路梨花》中通过梨花妹的介绍交代小茅屋的来历等。b以对面写正面。如《社戏》中写因看戏等得不耐烦而兴味全无,没有正面写扫兴,而是写舞台上演员的脸在自己眼中变得模糊了来表现;c以反面写正面。如用敌人的愚蠢来突出革命者的机智

     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经常结合在一起使用。主要有以下方法:

  1正面与侧面描写相结合,以侧面烘托为辅

[这是侧面描写使用最广泛的一种。正面描摹时,或以人物映衬,或用环境烘托,或通过事物加以点染。比如鲁迅的小说《孔乙己》,全文详细地从正面描写了孔乙己第一次出场和最后一次出场的情景,但文中有关孔乙己被丁举人毒打的事是通过顾客交代的,属于侧面描写,这种侧面描写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使文章过渡非常自然、巧妙。又如白居易的《琵琶行》在正面描写琵琶女的精彩弹奏后,用了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从外部环境上加以烘托,侧面表现琵琶女弹奏的魅力。 

2)、不宜正面描写的,用侧面描写加以渲染

侧面描写不仅能填补正面描写难以言说的空白,还能淋漓尽致的呈现描写对象难为人知之妙点、美点。比如,在《小镇女人》一文中,有这样的描写:

我离开小镇那年,女人已不再摆地摊了,而是买了一辆出租车。过两年,小镇有人来,问及那个女人。小镇人说:“她现在发达了,家里有两辆车子,一辆跑出租,一辆跑长途。”最近又听小镇人说,女人新盖了三层楼房。我问:“她还盘发吗?还穿旗袍吗?”小镇人就笑了,说:“如果不盘发,不穿旗袍,她就不是她了。真的呢,她还跟从前一样漂亮,一点没见老。”

这就是典型的侧面描写的方法。通过小镇人的介绍,交代小镇女人的结局。

再如:《驿路梨花》中通过瑶族老猎人的转述他打猎迷路来到小茅屋的经历交代他给小茅屋送米的原因。

  (二)欲扬先抑

      欲扬先抑,是一种人物描写技巧。欲扬先抑的,是指褒扬、抬高。,指按下、贬低。作者想褒扬某个人物,却不从褒扬处落笔,而先是按下,从相反的贬抑处落笔。用这种方法,使情节多变,形成波澜起伏,造成鲜明对比,容易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恍然大悟的感觉,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 欲扬先抑法,抑扬指控制和放纵感情,运用这种方法需要在结构上层层铺垫,蓄足气势。这样,一方面使文章波澜起伏,摇曳多姿,更重要的是使作者的思想感情抒发得更加酣畅、深沉。欲扬先抑,这是一种表现手法,因为对比会让美丽的东西越发美丽。惊天动地的大逆转就是这种手法的绝佳体现,他会让原本简单的东西变得复杂,让复杂的东西变得永恒。先贬抑再大力颂扬所描写的对象,上下文形成对比,突出所写的对象受到出乎意料的感人效果 

    运用这种方法,作者在构思与写作过程中,要注意抑扬前后应具有对照性,而且大多是采用相反对立的形式构成对照。另外,对于抑扬两者,不可等量齐观,而是应该重在后扬。抑,起的是衬垫作用。这里的比例、分量的掌握,只能通过自己不断的写作实践,去细细地体会、揣摩。梁实秋先生的《我的一位国文老师》和《最美的善举》两篇文章中对人物的刻画和塑造就是运用欲扬先抑手法的典范之作。

  (三)对比衬托:

1对比,是把具有明显差异、矛盾和对立的双方安排在一起,进行对照比较的表现手法。对比手法是把对立的意思或事物、或把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作比较,让读者在比较中分清好坏、辨别是非。写作中的对比手法,就是把事物、现象和过程中矛盾的双方,安置在一定条件下,使之集中在一个完整的艺术统一体中,形成相辅相成的比照和呼应关系。运用这种手法,有利于充分显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加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对比的作用在于同时使好的显得更好,坏的显得更坏。

2衬托:为了突出主要事物,用类似的事物或反面的、有差别的事物作陪衬,这种烘云托月的修辞手法叫衬托。运用衬托手法,能突出主体或渲染主体,使之形象鲜明,给人以深刻的感受。按主要事物和衬托事物之间所呈现出来的不同关系,可分为正衬与反衬两种。

正衬用类似的事物衬托所描绘的事物,如用「高的」衬托「更高的」,用「好的」衬托「更好的」。例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赠汪伦》唐 李白 )就是 以桃花潭的水深衬托出跟汪伦的友情更深。

反衬就是用相反或相异的事物衬托所描绘的事物,如用“高的”衬托“小的”;用“黑的”衬托“白的”;用“大的”衬托“小的”等。 例如:高尔基《海燕》中“海鸥在大海上飞窜,轰隆隆的雷声把海鸭吓坏了,企鹅胆怯地把肥胖的身躯躲藏在悬崖底下......只有那高傲的海燕,勇敢地、自由自在地在没起白沫的大海上飞翔”这段文字的描写就是以海鸭及企鹅的懦弱衬托出海燕的勇敢。

   (四)细节描写

细节描写,就是对能很好地表现人物思想性格的生动、细小的情节或人物或环境的某种细微特征的描写。细节描写可以使人物形象更丰满、更鲜明,给人以强烈的印象,还可以深化作品的主题思想,增加作品的生活气息,使作品更加生动活泼。对人物的细节描写主要是从肖像、动作、神态等方面进行描写。比如,在《安恩和奶牛》中,对老妇人的外貌的几处描写:“她戴的那条头巾颜色褪白,七皱八褶,好像是撂在抽屉里有了年头。脚上的木屐连后跟都磨平了,皮面上却抹了油,擦得锃亮。”对安恩的头巾、木屐的描写就是服饰细节描写。在《故乡》中,对捕鸟过程就运用了细节描写:“我扫出一块空地来,用短棒支起一个大竹匾,撒下秕谷,看鸟雀来吃时,我远远地将缚在棒上的绳子只一拉,那鸟雀就罩在竹匾下了。”在《背影》中,对父亲翻越站台的动作也是细节描写:“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二、课堂练习:

1、外貌描写(突出人物某方面的特点)

2、动作描写:

1)、写一段自己爬楼梯的动作

2)、写一段人物进入教室的动作。

3、神态描写:

  1)、写一段自己认真听讲的话,突出专心致志的神态。

  2)、联系写一段表现自己激动神态的话。

4、心理描写:

       写一段自己在听了老师或者父母教育的话之后表现自己心理活动的句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