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见可而进,知难而退

(2007-01-11 10:38:54)
标签:

文化

历史

哲理名言

谋略智慧

左传

时势

见可而进

知难而退

分类: 哲学经典名言智慧

                                 见可而进,知难而退

                                                     ——《左传》

【智海踏浪】

     语出《左传"宣公十二年》:“见可而进,知难而退,军之善政也。”意思是说,看到形势有利,可以打,就主动进攻;看到形势不利,不可以打,就主动撤退。

    《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为我国一部伟大历史名著,也是一部历史散文杰作。关于《左传》的作者和成书年代,历来有过许多争论,司马迁、班固均认为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编写,至唐代则有人怀疑《左传》非左丘明作,有认为是“史佚、迟任之流”,有认为是吴起,或认为是楚人作,莫衷一是。现在比较一致看法是,作者可能是战国初期人,根据春秋时代各国史料编写成书,后经许多人增益。

    “见可而进,知难而退”是在鲁宣公十二年晋楚之战前,晋上军统帅士会讲述退军理由中的两句话。原意是说指挥作战要相机行事,机动灵活,可打就打,不可打就不打。这与《孙子》的“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的意思相同。成语“知难而退”源于此,但多指见困难而畏缩不前,与原意完全不同。

【知心小语】

    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实现自己的目的必须依靠其他的力量。正如荀子所说,人最大的本领就是“善假于物”。而人最能依靠的就是形势。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行动是否有效,能否达到预期的目的,完全在于你对当前形势的把握。“势”尽管看不见,摸不着,但它却真实地存在着。会运势的人无坚不摧,战无不胜,不会运势的人四面楚歌,处处被动。比如砍竹子,顺着劲,事半功倍;别着劲,事倍功半。

    中国战略最强调“顺势”,有许多中国古代战略著作也讲“应势”,“顺”和“应”的意思基本相同,都强调“顺随”、“适应”的意思。正如梁启超曾经说过:“英雄者,人间世之造物主也。人间世之大事业,皆英雄心中所蕴蓄而发现者,虽谓世界之历史,即英雄之传记,殆无不可也。故有路得,然后有新教;有哥仑布,然后有新洲;有华盛顿,然后有美国独立;有俾斯麦,然后有德国联邦。为后之说者曰:英雄者,乘势者也,非能造势者也。” 威廉"莎士比亚也说:“世事的起伏本来是波浪式的,人们要是高潮勇往直前,一定可以功成名就;要是不能把握时机,就要终生蹭蹬,一事无成。我们现在正在涨潮的海上飘浮,倘不能顺水行舟,我们的事业就会一败涂地。”

     对于这一点,许多企业家和经济战略学家有深刻的认识。国外一家航空公司的总裁布仑尼曼根据自己的体会对形势做了这样的描述:“我认识到,对我们有利的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势头。我们在大陆航空公司下面点起了一把火;我们迅速地盘旋,并加速爬升到了41000英尺的高空。很快,我们就无法停下来了。这是多么棒的飞行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