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国人文标本陶渊明辞典(X9)

(2012-05-27 15:35:28)
标签:

大国

人文

标本

陶渊明

辞典

分类: 文化专著

大国人文标本陶渊明辞典

  (X9)

   

           罗时叙

 

闲饮自欢然】 陶渊明《答庞参军并序(五言)》:“或有数斗酒,闲饮自欢然。 闲:悠闲。

 

亵衣】 陶渊明《搜神后记·刘他苟家鬼》:“时大有客,共仰视,便纷纭掷一物下,正著翼子面,视之,乃主人家妇女亵衣,恶犹著焉。” 亵衣:1.已穿过的衣服。春秋孔丘等至战国《仪礼·既夕礼》:“彻亵衣,加新衣。”东汉郑玄注:“故衣垢污,为来人秽恶之。”2.女子内衣。西汉戴德、戴圣选编,战国《礼记·檀弓下》:“季康子之母死,陈亵衣。敬姜曰:‘妇人不饰,不敢见舅姑。将有四方之宾来,亵衣何为陈于斯?’命之。”3.家居的便服。东晋葛洪《抱朴子·疾谬》:“汉之末世,则异于兹:蓬发乱鬓,横挟不带,或亵衣以接人,或裸袒而箕踞。”

  【燮燮】  陶渊明《闲情赋并序:  “叶燮(xiè)燮以去条,气凄凄而就寒。 燮燮象声词。南朝梁江淹《杂体诗(其十四)》:“燮燮凉叶夺,戾戾颸风举。” 当代逯钦立注《陶渊明集》::“燮燮,叶落声。”

蟹都出尽】  陶渊明《搜神后记·》: “旦往观之,见一材,长二尺许,在断中,而断裂开,蟹都出尽。”

蟹断  陶渊明《搜神后记·山臊》:“元嘉初,富阳人姓王,于穷渎中作蟹断。  “我性嗜蟹,比日实入 水破君蟹断,入断食蟹。”蟹断:捕蟹的一种竹制工具,状如竹帘,横置河道之中以断蟹的通路。断:又作簖、椴,还称为沪。南朝梁任昉《述异记》:“宋元嘉初,富阳人姓王,于穷渎中作蟹。”

  【心惮远役】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 “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  惮:1.dá;使惊恐。 西周周公旦《周礼·冬官考工记》:“则虽有疾风,亦弗之能惮矣。”2.dàn;畏难。春秋左丘明《左氏春秋·僖公七年》:“何惮于病?”远役:谓到远方服役。南朝宋范晔等《后汉书·西南夷传·夜郎》:“朝议以为郡在边外,蛮夷喜叛,劳师远役,不如弃之。”

【心念山泽居  陶渊明《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目倦川涂异,心念山泽居。 山泽居:指大自然山水田野之中的旧居。唐李善注:“仲长子(罗注:东汉仲长统)《昌言》曰:‘古之隐士,或夫负妻戴,以入山泽。’”

心无常准】 陶渊明扇上画赞·丈人》:“形逐物迁,心无常准”。准:标准;法则。战国荀况《荀子·致士》:“礼者,节之凖也。”常:经常、永久的,在一定条件下保持不变的。

心无所嫌也】 陶渊明《搜神后记·李颐宅》:“……自今已后,便为吉宅,居者住止,心无所嫌也。”

心相爱乐】 陶渊明《搜神后记·李仲文女》:“心相(xiàng)爱乐(lè),故来相就。”心相:心与心的共同交互。三国魏曹植《乐府解题》:“曹植拟《善哉行》为‘日苦短’:‘日苦短,乐有馀。乃置玉樽,办东厨。广情故,心相于。’”(於:依靠。)罗按:此处心相非佛教用语“心相(xiàng)”之义。佛教用语“心相”,源于唐佛陀多罗译《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一切众生,无始以来,种种颠倒,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此“心相”,有妄想所生的得所有“相”(现象、外观、外貌)皆是虚妄之义。此“心相”相对于“外相”而言。东晋尚无佛教用语“心相”。乐:喜悦;愉快。姬昌《易·系辞》:“乐天知命。”战国《论语·学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心遗得失】 陶渊明《祭从弟敬远文》:心遗得失,情不依世。 遗:遗忘。东汉班固《汉书·刑法志》:“三日遗忘。” 唐颜师古注:“忽忘也。”

  【心有常闲】 陶渊明自祭文》:“勤靡余劳,心有常闲。”此二句:南宋黎清德《朱子语类·论文(下)》:“晋宋间诗多闲谈。……陶云‘身有余劳,心有常闲’,乃(西汉戴德、戴圣选编,战国)《礼记》‘身劳而心闲则为之’也。”

心远地自偏】 陶渊明《饮酒并序(其五)》:“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心远:心情超逸,胸怀旷达。唐李善注:“(三国魏嵇康)《琴赋》曰:‘体清心远,邈难极兮。’” 偏:边远。地自偏:居处所在本是车马喧闹之地,(因为心情超逸,胸怀旷达),自然而然就显得边远了。当代袁行霈《陶渊明集笺注》引清王士桢《古学千金谱》:“心不滞物,在人境不虞其寂,逢车马不觉其喧。”

【心在复何言】 陶渊明《连雨独饮》:“形骸久已化,心在复何言! 心在:指“任真”之心依然不变。当代袁行霈《陶渊明集笺注》:“(战国庄周等)《庄子·齐物论》:‘其形化,其心与之然,可不谓大哀乎?’渊明反其意,曰我之心未随形骸之化而化也。”

【心知去不归】 陶渊明《咏荆轲》:“心知去不归,且有后世名。

心中更暖】 陶渊明《搜神后记·李除》:“妇伺察之,至晓,心中更暖,渐渐得苏。

【欣德孜孜】 陶渊明《答庞参军并序(四言):“伊余怀人,欣德孜孜。欣德:犹好德,好善;喜悦于德操的提高。孜孜:1.勤勉;不懈怠。夏、周书·益稷》:“予何言?予思日孜孜。”唐孔颖达注:“孜孜者,勉功不怠之意。”2.和乐貌。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兄弟》:“江陵王元绍、弟孝英、子敏兄弟三人特相友爱,所得甘旨新异,非共聚食必不先尝,孜孜色貌,相见如不足者。”3.犹言专心一意。唐令狐德棻等《周书·柳虯传》:“衣不过适体,食不过充饥。孜孜营求,徒劳思虑耳。”此处三义皆有。

欣对不足】 陶渊明《游斜川并序》:“欣对不足,共尔赋诗。”欣对不足:意谓面对庐山曾城高峰,高兴地欣赏美景,尚不足以尽兴。

【欣反旧栖】 陶渊明《归鸟》:“岂思天路,欣反旧栖。”反:即返。旧栖:原先之栖居处,喻归隐之所。

【欣慨交心】 陶渊明《时运并序》:“偶景独游,欣慨交心。此句谓欣喜与感慨,交会于心中。

【欣然】 陶渊明《咏贫士(其三)》:“荣叟老带索,欣然方弹琴。”《桃花源记并诗》:“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亮欣然而笑,喜褒之得君,奇君为褒之所得,乃益器焉。《五柳先生传》:“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欣然:喜悦貌;张口而笑貌。罗按:“欣然”一词始于春秋,而非西汉。西汉刘向编、春秋管仲《管子·小问》:“东郭邮曰:‘夫欣然喜乐者,钟鼓之色也,夫渊然清静者,縗絰之色也漻然丰满,而手足拇动者,兵甲之色也。……’”战国庄周等《庄子·秋水》:“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现当代一些辞典仅引西汉司马迁《史记·吕太后本纪》:“上有欢心以安百姓,百姓欣然以事其上,欢欣交通而天下治。”

欣然方弹琴】 陶渊明《咏贫士(其三)》:“荣叟老带索,欣然方弹琴。”欣然:喜悦貌。见【欣然】条。方:副词。且。

欣然规往】 陶渊明《桃花源记并诗》:“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欣然:【欣然】条。规:计划,打算。

欣欣】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欣欣:1.喜乐貌。春秋《诗·大雅·凫鹥》:“旨酒欣欣,燔炙芬芬。”西汉毛亨《毛诗故训传》:欣欣然,乐也。”2.泛指昌盛。南朝陈徐陵《司空徐州刺史侯安都德政碑》:“欣欣美俗,济济都尘。”

欣以素牍】 陶渊明《自祭文》:“欣以素牍,和以七弦。 素牍:犹素书。指书札,亦指书籍。

新蔡人】 陶渊明《搜神后记·干宝父妾》:“干宝字令升,新蔡人。” 新蔡:县名。秦始皇二十六年(221),置新蔡县(今河南省新蔡市)。西汉末年更名新迁县。东汉建武元年317复名新蔡县。晋沿置,县城曾屡为州、郡治所。                                                                                                 

【新畴复应畲】 陶渊明《和刘柴桑》:“茅茨已就治,新畴复应畲(yú) 畴:已耕作的田地。东汉许慎《说文解字》:“畴,耕治之田也。象耕屈之形。”畬:第三年治理新垦的田地。西周《尔雅·释地》:“田,一岁曰苗(zī),二岁曰新田,三岁曰畬。”

【新葵郁北牖】 陶渊明《酬刘柴桑》:“新葵郁北牖(yǒu),嘉穟养南畴。”葵:一种蔬菜。春秋《诗·豳风·七月》:“七月亨葵及菽。” 郁:丰盛貌。西晋左思《蜀都赋》:“蜜房郁毓被其阜。”宋张载注:“盛多也。”牖:窗户。

【新谷未登】 陶渊明《有会而作并序》:“旧谷既没,新谷未登。” 成熟丰收。战国孟轲《孟子·滕文公》:“五谷不登,禽兽逼人。” 未登谷物没有成熟,尚未收割。

新野】 陶渊明《搜神后记·赵真》:“新野赵真家,园中所种葱,未经抽拔,忽一日尽缩入地。”新野:县、侯国、郡名。西汉初年(前206—202)置县,治所在今河南省新野县城,属南阳郡。汉代,新野屡为侯国。三国魏黄初元年(220),新野县属魏。正始年间(241-249),荆州治所移驻新野县。西晋武帝太康年间(281—289),分南阳郡立义阳郡,治所新野县,辖12县。元康八年(298),分义阳郡立新野郡,治所棘阳县(今河南省新野县前高庙乡),辖5县。东晋沿袭。

新野赵真家】 陶渊明《搜神后记·赵真》:“新野赵真家,园中所种葱,未经抽拔,忽一日尽缩入地。” 搜神后记·死人头》:“新野庾谨母病,兄弟三人,悉在白日侍疾。”新野:见新野】条。赵真:或为东晋新野郡人。生卒年、生平不详。

新野庾谨母病】 陶渊明《搜神后记·死人头》:“新野庾谨母病,兄弟三人,悉在白日侍疾。”新野:见新野】条。庾谨:生卒年、籍贯、生平均不详。

信都】 陶渊明《集圣贤群辅录上》:“太常灵寿侯信都邳彤字伟君。”信都:县名(今河北省安国县)。

【信宿酬清话】 陶渊明与殷晋安别并序》:“信宿酬清话,益复知为亲。 《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及归,遂止信宿,雅相知得,有若旧交。信宿:1.连宿两夜。春秋《诗·幽风·九罭》:“公归不复,于女(通‘汝’)信宿。”西汉毛亨《毛诗故训传》:“再宿曰信;宿犹处也。”亦兼有流连忘返之意。2.两三日。南朝宋范晔等《后汉书·蔡邕传论》:“董卓一旦入朝,辟书先下,分明枉结,信宿三迁。”唐李贤注:“谓三日之间,位历三台也。”此处亦有两人交往,拜访情浓,流连忘归之意。酬:酬答,报答。春秋左丘明《国语·周语》:“交酬好货皆厚。”三国吴韦昭注:“交酬相酬之币也。”酬:应对;交谈。清话:谓无世俗之谈。

信与人争】 陶渊明《搜神后记·谢奉》:“郭闻之怅然,云:‘信与人争,如卿所梦,何期太的也!’” 信:果真确实。西汉司马迁《史记·华佗传》:“若妻信病,赐小豆四十斛(hú),宽假限日。”东晋慧远《石门并序》:“当其冲豫自得,信有味焉,而未易言也。

  【兴言泣血】 陶渊明《祭程氏妹文:“感惟崩号,兴言泣血。 兴:举、推举,选拔。西周周公旦《周礼·夏官·大司马》:“进贤兴功,以作邦国。”此处指举哀。言:语助词,无义。泣血:1.无声痛哭,泪如血涌。或谓泪尽血出。皆形容极度悲伤。姬昌《易·屯》:“乘马班如,泣血涟如。”2.因极度悲痛而无声哭泣时流出的眼泪,泪如血涌。唐房玄龄等《晋书·王敦传》:“闻之惶惑,精神飞散,不觉胸臆摧破,泣血横流。”

【兴言在兹春】 陶渊明与殷晋安别并序:“未谓事已及,兴言在兹春。” 兴:起,动身。姬昌《易·同人》:“三岁不兴。”春秋《诗·小雅·斯干》:“乃寝乃兴。”

言:语助词,无义。“未谓事已及,兴言在兹春。”此二句说,没有想到离别的事就来了,(您)在今年春天就动身。此二句即比喻殷景仁离去。

  欣然】 《五柳先生传》:“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桃花源记并诗》:“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与子俨等疏 少学琴书,偶爱闲静,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 欣然:喜悦貌。西汉司马迁《史记·吕太后本纪》:“上有欢心以安百姓,百姓欣然以事其上,欢欣交通而天下治。”

欣以素犊】 陶渊明《自祭文》:“欣以素犊,和以七弦。” 素牍:犹素书。指书札,亦指书籍。罗按:“素牍”一词似为陶渊明首创。  

【《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 陶渊明作。辛丑岁:即隆安五年(401)。陶渊明37岁。此年陶渊明任何职,历代说法不一。1.仍在荆州刺史兼江州刺史桓玄的幕府中任职。此说首见之于南宋吴仁杰《陶靖节先生年谱》。2.任职不明。南朝宋颜延年《陶征士诔》、南朝梁肖统《陶渊明传》、南朝沈约《宋书》、李延寿《南史》、唐房玄龄等《晋书》、北宋王质《栗里谱》,均未有陶渊明“供职荆州”的记载。七月:此诗言“叩枻(yì)新秋月”,这是诗人休假完毕返回任职之时。故陶渊明休假始于七月。:1通“讣”;“赴告”,意即 “告丧”。春秋左丘明《左氏春秋·隐公三年》:“平王崩,赴以庚戎,故书之。”西晋杜预注:“凶事谓之赴,他事谓之告。”奔向奔赴。战国孟轲《孟子·梁惠王上》:“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假:1.休假。三国魏王粲《登楼赋》:“聊假日以消忧。”2.通“遐”;“遐”即“丧”意。西汉戴德、戴圣选编,战国《礼记·曲礼》:“告丧,曰天王登假。” 东汉郑玄注:“登,上也。假,巳也。上巳者,若仙去云耳。”赴假:1.在家度假休息。2.即销假,假满赴职,销假赴职。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自新》:“陆机赴假还洛,輜重甚盛。”陶渊明此年七月前,因奔丧告假回家,至七月假满,从家返江陵赴职。此诗便作于赴江陵途中。江陵:东晋荆州治所(今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还江陵:隆安五年(401)七月, 陶渊明休假,回故里江州寻阳郡柴桑县庐山之麓。秋,他休假已毕,返回江陵的荆州刺史府任职。涂口:在今湖北省安陆县境内。南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卷六十六“鄂州涂口”注为:“在江夏南,水路五十里,一名金口,陶潜有涂口诗。”

  辛亥 陶渊明祭从弟敬远文》:“岁在辛亥,月惟中秋,旬有九日,从弟敬远,卜辰云,永宁后土。 辛亥:干支纪年名称之一,六十甲子的第四十八位,此处指晋安帝义熙七年辛亥(411)。

【辛勤无此比】 陶渊明《拟古(其五)》:“辛勤无此比,常有好容颜。

辛彤】 陶渊明《集圣贤群辅录上》:“燉(同“炖”;dùn)煌太守辛彤字大房。”辛彤:字大房,东汉人,生卒年不详。历任敦煌郡都尉、敦煌郡太守。封扶义侯。

【星火】  陶渊明《丙辰岁八月中,于下潠田舍获》:“曰余作此来,三四星火颓。” 三四:即十二。星火:1.星名,即二十八宿中的心宿。夏、周《书·尧典》:“日永星火,以正仲夏。” 西汉孔安国《古文尚书》:“火,苍龙之中星,举中则七星见。”2.火星。南朝梁陆倕《〈新刻漏铭〉序》:“以为星火谬中,金水违用。”唐李善注引东汉郑玄《毛诗笺》:“火星中,寒暑退。”当代逯钦立《陶渊明事迹诗文系年》注:“星火,火星。” 3.流星,形容急速。西晋李密《陈情表》:“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星纪奄将中】 陶渊明五月旦作,和戴主簿》:“发岁始俛仰,星纪奄将中。 星纪:十二星次之一。古代星岁纪年法,把周天划为十二分次,每分次有一专名,星纪即其中之一。岁星运行一个分次,就是一年。它与十二辰相配为丑,与二十八宿相配为斗、牛、女三宿。西周《尔雅》所载标志星为斗、牛,分野主吴越,属扬州。此处星纪指的是义熙九年(413),即癸丑岁。奄:突然地。东汉马融《长笛赋》:“奄忽灭没。”唐李善注:“奄遽也。”将中:将到年中,指五月。

星气】 陶渊明《饮酒并序(其十九)》: “冉冉星气流,亭亭复一纪。星气:1.指占星望气之术。西汉司马迁《史记·佞幸列传》:“ 赵同以星气幸,常为文帝参乘。”2.星象:当代袁行霈《陶渊明集笺注》:“(南朝宋范晔等)《后汉书·百官志》:‘灵台掌候日月星气,皆属太史。’星气与日月对举,盖星象也。”3.星宿与节气,借指时光。当代逯钦立《陶渊明事迹诗文系年》校注:“星气流,星宿节气运行,指时光变化。”

星正入瓢中】 陶渊明《搜神后记·阿马》:“阿马最后取,星正入瓢中。”

【行不苟合】  陶渊明《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始自总发,至于知命,行

不苟合,言无夸矜,未尝有喜温之容。1.苟且聚合;任意结合;凑合。战国《论语·子路》:“子谓卫公子荆:善居室。始有,曰‘苟合矣’。” 宋邢昺《论语注疏》:“家始富有,不言己才能所致,但曰苟且聚合也。”2.苟合:附和;迎合。西汉刘向编、战国《战国策·秦策三》:“吴起事悼王,使私不害公,谗不蔽忠,言不取苟合,行不取苟容。”

 

~~~~~~~~~~~~~~~~~
  电子邮箱:E-mailLuoshixu@163.com 

 

版权声明:除开商业网络之外,网络可以任意转载,并请务必以超链接形式标明文章原始出处、作者姓名及本声商业网络未经我允许而转载,我会视为严重侵权,必加追究!

任何网站、任何平面媒体、任何出版社与个人,未经我授权而发表本著作的部分或全部的集结版本,我会视为严重侵权,必加追究!

 

首发网站: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3d428f0102e0m4.html

http://img.tongji.linezing.com/1153176/tongji.gif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