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国学俯卧撑大国人文标本陶渊明文化杂谈 |
分类: 文化专著 |
国学俯卧撑:
陶渊明诗《时运并序》注释
罗时叙
时运并序(1)
时运,游暮春也。春服既成(2),景物斯和(3),偶景独游(4),欣慨交心(5)。
迈迈时运(6),穆穆良朝(7)。
袭我春服(8),薄言东郊(9)。
山涤馀霭,宇暧微霄(10)。
有风自南,翼彼新苗(11)。
洋洋平泽,乃漱乃濯(12)。
邈邈遐景,载欣载瞩(13)。
人亦有言,称(14)心易足。
挥兹一觞(15),陶然自乐。
延目中流,悠想清沂(16)。
童冠齐业,闲咏以归(17)。
我爱其静,寤寐交挥(18)。
但怅殊世,邈不可追(19)。
斯晨斯夕,言息其庐。
花药分列,林竹翳如(20)。
清琴横床,浊酒半壶。
黄唐莫逮(21),慨独在余。
【注释】
(1)时运:指时光流转,四季运行。战国《庄子·知北游》:“阴阳四时运行,各得其序。”“时运”又是古代的一种迷信的命运观,认为人一生的吉凶遭际均由与生俱来的命运决定,而且,这种命运通过时间的运转表现出来。东汉班固《汉书·王莽传下》:“其或顺指,言‘民骄黠当诛’,及言‘时运适然,且灭不久’,莽説,輒迁之。”陶渊明此诗序云:“时运,游暮春也。”故而,此“时运”是指四季运行。从诗中所写的“山涤馀霭,宇暧微霄。有风自南,翼彼新苗。洋洋平泽,乃漱乃濯。邈邈遐景,载欣载瞩”;这种种异常开阔的山湖田野景色看,此诗写于陶渊明故里庐山之麓。当代学者逯钦立《陶渊明集》(中华书局,1979年5月第1版)订此诗作于元兴三年(404),陶渊明40岁。
(2)“春服”句:春秋《论语·先进》:“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于沂,风乎舞雩(yú),咏而归。”成,定。此句的意思是春天的服装穿定了,天气确实是很温暖了。
(3)斯和:斯:则,就,承接上句的连词。和:和谐,协调。春秋李耳《老子》:“音声相和。”和,又有和睦、融洽之义。西汉司马迁《史记·魏公子列传》:“颜色愈和。”
(4)“偶景”句:景,同“影”。三国魏王沉《释时论》:“志凌云霄,偶景独步。”西晋张华《相风赋》:“超无返而特存,差偶景而为邻。”偶景独游:孤独游览的诗人与他的影子为伴。
(5)欣慨交心:欣喜与感慨,交会于心中。
(6)迈迈:行而复行,指时光运行。西晋夏侯湛《庄周赞》:“迈迈庄周,腾世独游。”
(7)穆穆:宁静壮美的人的样子。春秋《诗·大雅·文王》:“穆穆文王。”西汉刘向编、战国屈原等作《楚辞·远游》:“形穆穆以浸远兮,离人羣而遁逸。”“穆穆”还指处于气候和美之中。三国魏嵇康:《赠兄秀才入军》:“穆穆惠风,扇彼轻尘。” 此诗“穆穆”正有双重含义,指心态宁静、外表壮美的人,在和美气候之中。
(8)“袭我”句:袭:层,重。战国吕不韦等《吕氏春秋》:“棺椁数袭。”袭我春服:把春服加于外层。西晋潘岳《籍田赋》:“袭春服之萋萋兮。”
(9)“薄言”句:薄:通“迫”,迫近,接近。西周《周易·说卦》:“雷风相薄。”言,语助词。薄言东郊:东晋郗昙《兰亭诗》:“薄言游近郊。”
(10)“山涤”二句:涤:洗。西汉戴圣编、春秋孔丘作《礼记·曲礼》:“水曰清涤。” 霭:云气。西晋陆机《挽歌诗三首》:“倾云结流霭。”宇:空间;上下四方,天地之间。战国吕不韦等《吕氏春秋·下贤》:“神覆宇宙。”注:“四方上下曰宇。以屋喻天地也。”暧:ài,掩蔽。东晋谢灵运《会吟行》:“轻云暧松杞。” 霄:高空稀薄游动的云。东汉班固《汉书·扬雄传》注:“霄,日旁气也。”“霄”另一义:云际,天空。西汉刘安等《淮南子·原道》:“乘云陵霄。”
(11)翼:名词作使动词用,意思是使之像张开双翼那样。
(12)“洋洋”二句:洋洋:盛大貌。春秋《诗经·卫风·硕人》:“河水洋洋,北流活活。”西汉毛亨《毛诗故训传》:“洋洋,盛大也。” 漱:洗涤。西汉戴圣编、春秋孔丘作《礼记·内则》:“冠带垢,和灰清漱。” 濯:洗,洒。西汉刘向编、战国屈原等作《楚辞·渔父》:“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
(13)“邈邈”二句:邈邈:遥远貌。西汉刘向编、战国屈原等作《楚辞·离骚》:“抑志而弭节兮,神高驰之邈邈。”东汉王逸注:“邈邈,远貌。”遐:远。商周《尚书·太甲》:“若陟(zhì)遐,必自迩。”陶渊明《归去来兮辞》:“矫首而遐观。”载:语助词。
(14)称:chèn,符合,相当,相适应。
(15)觞:盛酒器。《礼记·投壶》:“请行觞。”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
(16)“延目”二句:延目:放眼。中流:江河中央,水中。西汉司马迁《史记·周本纪》:“武王渡河,中流,白鱼跃入王舟中。”沂:水名。源出今山东省曲阜县东南的尼山,西流至滋阳县合于泗水。《论语·先进》:“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17)“童冠”二句:童,童子、少年。冠:古代男子到成年(一般在20岁)则举行加冠礼,叫做冠,故以“冠”代指青年。西汉戴圣编、春秋孔丘作《礼记·曲礼上》:“男子二十冠而字。” 齐:通“济”,成,成就。西周《周易·系辞下》:“臼杵之利,万民以济。”齐业:完成课业;亦指青少年树立“修齐治平”的理想。修齐治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省称;此语源于《礼记·大学》:“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后泛指伦理哲学以及古代知识分子的政治理想。闲:悠闲。西汉贾谊《鹏鸟赋》:“止于坐隅兮,貌甚闲暇。”
(18)“我爱”二句:静:指一种思维方式和一种品格。春秋李聃《老子》第十六章:“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致虚”:使内心纯净无暇,“守静”:排除各种干扰。春秋《论语》:“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南宋汤汉注:“静之为言,谓其无外慕也,亦庶乎知浴沂者之心矣。”寤寐:醒时、睡时。春秋《诗经·周南·关雎》:“窈窕淑女,寤寐求之。”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寤,寐觉而有言曰寤。”交挥:一说如同“交心”。西晋潘岳《夏侯常侍诔》:“迸涕交挥。”一说,共同奋进。交:西汉《小尔雅·广言》:“俱也。”挥:《说文解字》:“奋也。”
(19)“但怅”句:怅: 因失意而不痛快。西汉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苟富贵,无相忘。’” 殊:异,不同。《淮南子·本经》:“而万殊为一。”注:“异也。”
(20)翳如:翳:yì,遮蔽,掩盖。西汉刘向编、战国屈原等作《楚辞·离骚》:“百神翳其备降兮。”注:“翳,蔽也。” 翳如:就像遮蔽着、掩盖着那样。
(21)黄唐莫逮:黄:黄帝的略称。唐:传说中的古帝尧政权的称号。逮:赶上,及,到。战国齐公羊高《春秋公羊传·成公二年》:“逮于袁娄而与之盟。” 莫逮:未及。
版权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luoshixu@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