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13/mw690/4b3c313fgx6DzIPxMhCec&690
http://s12/mw690/4b3c313fgx6DzIPLgnh5b&690
http://s13/mw690/4b3c313fgx6DzIPPAzW9c&690
http://s1/mw690/4b3c313fgx6DzIPWfCMc0&690
http://s16/mw690/4b3c313fgx6DzIPZ2az9f&690
http://s9/mw690/4b3c313fgx6DzIQ2ofC18&690 刘晓翔
1987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美术系油画专业 现为高等教育出版社编审、首席设计师,中国出版协会装帧艺术工作委员会常委
相比较于《荒漠生物土壤结皮生态与水文学研究》的厚重美和内涵美,刘晓翔此次另一本得奖的作品《离骚》则体现出另类的传统美。
《离骚》是一本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书籍,在对这本图书的设计上,刘晓翔一反常态。“很多人认为,传统内容的设计也要古色古香,与传统保持一致性。但在我看来,真正的传统,是建立在反叛的基础上。”刘晓翔解释,在他眼里,反叛才是传统艺术的精髓。每一件伟大的艺术品、每一位伟大艺术家的出现,都伴随着反叛旧束缚的意义。例如,文艺复兴是对于旧宗教文化的反叛、梵高作品是对于传统画法的反叛。
基于这种理念,刘晓翔在构思很久后,确定了自己的设计创意点——文化的源头。“无论是楚文化,还是《离骚》代表的文学,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之一,是有生命力的活泼的。”刘晓翔开始了自己天马行空的设计,实现了较大的突破。
例如,在整本书的翻页设计上,一反常态地采用书页连体,一打开书形成波浪滚动,体现文化源远流长。书中插图也是以传统木刻画为主,整本书正文的颜色为蓝色,清新醒目。“文字颜色不同。”刘晓翔向记者解释,《离骚》正文内容的文字是蓝色,而注释、译文的颜色用了深灰色。“蓝色是我设计理念中文化之源的颜色,《离骚》正文可以说是一个源头,译文和注释是其他人在读《离骚》时的感悟和理解,所以使用带有思考意味的深灰色。”
刘晓翔表示,《离骚》文字颜色的运用脱离了传统代表楚文化的红色、黑色和黄色,就是希望给读者以启发,让读者从正文这个“源头”,能够把自身对于文章、文化的感悟从中悟出来。经过长达一年多的设计、磨合,《离骚》终于出炉,并成为又一本中国最美图书。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