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县壮族庙会:扬中华“伏波精神” (寻找广西特色文化之二十)

标签:
横县伏波庙马援壮族楷体文化 |
分类: 新闻 |
横县壮族庙会:扬中华“伏波精神”
http://s16/middle/4b3ba3beg9c4a0c0de7ef&690(寻找广西特色文化之二十)" TITLE="横县壮族庙会:扬中华“伏波精神”
2007年6月,广西公布了第一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横县壮族伏波庙会入选。广西许多地方建有伏波庙,据悉,这些伏波庙集中分布在桂东北、桂东南和桂西南三大区域。其中,规模最大者,当推横县壮族伏波庙。
横县有庙唤“伏波”
横县伏波庙始建东汉建宁3年,是为纪念东汉伏波将军马援平乱靖边的功绩而建,宋庆历年间以及明洪武、嘉靖年间,伏波庙屡次重修,现庙位于横县云表镇站圩村东南3千米的郁江之乌蛮滩北岸。现存的伏波庙为明清特色的庞大建筑群,由钟鼓楼、前殿、主殿、后殿、回廊和祭坛亭7个部分组成,庙宇正门南开,两侧用隶书雕刻对联:“万里精忠悬二柱,千秋灵迹护长滩”,庙内现存多处匾额及壁画。清代两广总督陆荣廷所题“风清波平”、“力挽狂澜”、“佑我平安”尤为夺目。庙门之东所挂匾额“铁胆心寒”,为李宗仁先生1918年到此游览时题赠,庙内还有“伏波将军”塑像,这是1995年由横县籍北京青年电影学院副教授胡德智利用假期返乡省亲时所塑,另外,还有一些彩塑,也是上世纪90年代塑的。
横县伏波庙四周,林木苍翠,山光水色,浑然一体,享有“乌蛮积翠”美誉,其技艺精湛、布局严谨、错落有致、雄伟庄严的建筑艺术和神奇吉祥的历史传说,吸引了众多人来游览,历史上,徐霞客等名人流连于此。现在,每年农历4月14“伏波将军”诞日,这里要举行盛大的庙会,一些当地群众、乃至广东、香港的人士也不远千里,到伏波庙参加盛典,景仰缅怀一代名将“伏波将军”。横县壮族伏波庙也因具有其独特的壮族民间传统文化纪念性庙会入选广西第一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伏波精神”永流传
广西师范学院中文学院2006级民俗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覃雪华,是位地地道道的横县人,她谈到横县人的“马援情愫”,有更切身的理解,她认为:横县民众认为正是马援使郁江段航道得以畅通,方便了舟楫往来与水陆交通贸易,因而将马援奉为大神,将其供奉即可保佑他们旅途平安。于是,立庙祭之。马援由一个真实的功臣,演化为能呼风唤雨之神,人向神的转变,表明了历史与传说之间的幻变,亦表明了横县民众对其爱戴之深。横县伏波祭祀庙会的存在,表明了在历史变迁过程中,横县民众对马援南征历史功绩之肯定,折射出汉文化的强大辐射力,亦折射出汉文化向桂南传播的历史过程。事实上,伏波庙会的举行及对马援的祭祀,即是对马援在维护国家统一、边疆稳定方面的历史功绩之肯定,有助于加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各族人民的凝聚力。
如今,伏波庙不但在全国各地仍在兴建,就是一些马姓人,也在积极搜集、整理马伏波将军的英雄
2010年9月5日,广西马氏宗亲联谊会在南宁成立,出席成立大会的广西嘉宾及马氏宗亲约110人,
本报记者陈纸 来源:《南宁日报》(2011-02-15 第10版:凤凰周刊·艺廊)
http://s4/middle/4b3ba3beg9c4a10bc7383&690(寻找广西特色文化之二十)" TITLE="横县壮族庙会:扬中华“伏波精神”
众人争相祭“伏波”(资料图片)
http://s12/middle/4b3ba3beg9c4a11f4ba9b&690(寻找广西特色文化之二十)" TITLE="横县壮族庙会:扬中华“伏波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