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2023年邮票计划如此难产?
(2022-11-10 11:49:09)分类: 现象评价 |
为什么2023年邮票计划如此难产?
最近世界各国各地区的邮票发行计划相继发布,很多国家连正式图稿都有了,而中国大陆除了网友自编的计划,官方计划就是不公布,这是为什么?为何中国大陆邮票发行计划总是这么晚才能公布呢?
笔者相信中国邮政也希望早一点公布计划的,八九十年代大多时候都是十月份公布,到了最近十几年大多数都是11月公布,还有两年是12月。邮票发行计划的公布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至少在我国是这样,需要邮政审核,政府部门审核,某些题材还需要国务院审核,尤其是政治人物和大事件题材,如何发行,发行枚数,发行量,这些都是非常有讲究的,需要审核的时间相对比较长,这也体现了国家对邮票发行的重视。九十年中期开始引进地方选题后,各地方都有发行邮票的需求,但每年的名额是有限的,通常只有四五套,都想优先发行,这也是一个博弈的过程。这些种种因素都影响了发行计划公布的进度。
当然如果这一切工作都提前展开是不是就能提前公布了,理论上是这样的,如果能提前一年的话,图稿也差不多都完成了。例如美国邮政的邮票都是提前一年印好的,虽然也有更改和取消、增发的情况,但这都是及其稀少的案例,只要公布了,一般都是按照所公布的图稿来发行。而我国的设计一般比较滞后,增发和取消的邮票太多,几乎每年都有四五套,能占到发行套数的15%左右,不可能提前半年甚至一年印出来。当然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每年10月开始新邮预订,如果计划并不如人意,可能会极大的影响预定量。毕竟中国邮票的题材可谓是极其稳定,四十多年来几乎没有改变,每年的计划公布都会给人一种感觉,那就是失望大于希望,不过细想又在情理之中。
2000年之后的几年在公布发行计划的同时还会公布一部分新邮图稿,但也仅持续了几年,最近七八年已经没有了。图稿为何不能提前公布呢?其实原先提前公布的一部分也有一些问题产生。起初的几年提前公布的图稿能占到全年套数的一半,后来虽然也有公布,但套数越来越少,到最后仅公布两三套了。某些细心的集邮者总能从图稿中发现一些问题,这也使得很多邮票没发行先踩雷。但更换图稿比较麻烦,而且费时费力,索性现在除了非要办个开印仪式而不得不公布的生肖票外,其他的都不提前公布了。
无论是发行计划还是图稿完全是可以做到提前公布的,至少图稿可以公布80%。其他国家和地区能做到,为何中国邮政就不行呢?主要还是顾虑太多吧。今天已经是11月10日,是老预订户续订的最后一天,2023年的计划应该也快公布了,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