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为什么哈根达斯冰淇淋在中国大陆这么贵

(2021-12-19 21:24:54)
分类: 时事政论

为什么哈根达斯冰淇淋在中国大陆这么贵

 

哈根达斯冰淇淋无疑是国内冰淇淋中爱马仕般的存在,价格一直很高。普通冰淇淋一盒十几元二十几元就算天价了,但哈根达斯能干到90元甚至几百元,你说神奇不神奇。

 为什么哈根达斯冰淇淋在中国大陆这么贵


哈根达斯好吃吗?吃过的人都说好,一来花了那么多钱,不好吃也不可能,再说中国人心里有杆秤,那就是一分钱一分货,往往越贵的就是越好的。不过平心而论,哈根达斯的确比国产的伊利蒙牛好吃一些,这是毋庸置疑的,毕竟价格在那,成本在那,用的都是真东西,味道嘛,自然不会太差。而且通常都是在一二线或省会城市的大型购物中心开设专卖店,环境优雅,装修奢华,一看就是有钱人消费的场所,逼格一下子就上来了。

 为什么哈根达斯冰淇淋在中国大陆这么贵


如果不是查了一下,还以为是法国或意大利的品牌,实际上是美国品牌,在美国最便宜,400克的大桶装,美国售价4美元左右,折合人民币大约26元,而到了法国则要5.6欧元,折合人民币40元,香港则要50多元人民币,但一样的包装在中国零售价高达90元,如果网购,还得有活动,算下来也得65元左右。没错,就像其他的进口商品一样,在中国最贵。哈根达斯在国外的地位远不如在中国高,在欧美一般超市都能找到,随便放在冰箱里售卖,大超市或是街边的便利店都有。价格吗,不算便宜,也不算贵,在欧洲价格偏中上,但绝对不是最贵的。欧洲的冰淇淋品牌太多了,意大利的Venchi冰淇淋1.99欧元两个球,折合人民币14元,味道可一点不差,某些口味甚至比哈根达斯还好吃一点,但这样的牌子开到了中国两个球也要70元以上,好的不学坏的学,国外的大多数品牌冰淇淋,来中国比较晚,但都以哈根达斯为榜样。

 为什么哈根达斯冰淇淋在中国大陆这么贵


其实国外冰淇淋来中国最早的是和路雪和雀巢,和路雪来自英国的联合利华,1993年进入中国市场,而雀巢冰淇淋则是1996年进入中国市场。这两个牌子来的早,本土化比较严重。哈根达斯进入中国也是1996年,但并未将生产线搬入中国,坚持原料和生产全部放在国外,这样也保证了其品质不会下降。但由于是进口商品,层层关税,再加上品牌定位的原因,使得哈根达斯成为贵族。而原本在国外做的很大的和路雪和雀巢,逐渐把生产线放在国内,与国内品牌打价格战,质量越来越低,虽然价格下来了,但口感也下来了,和路雪仅仅剩下一个梦龙系列能在高端市场叫板,但价格也仅定到9元一根,毕竟品牌价值已经根深蒂固,如果定价太高,心理价位破防后,销量会受到严重影响。而雀巢基本上已经放弃治疗,力争把低端冰淇淋进行到底。这两个品牌的中国区产品和欧美的完全不是一个东西,偷工减料,以牺牲口感换销量,最终沦为二流产品,定位还不如近几年出现的网红雪糕中街1946、钟薛高、帝兰圣雪等。

 

中国大陆的进口品牌商品分为两类,一类是本土化,如沙宣、海飞丝、佳洁士、舒肤佳、雀巢、和路雪、妮维雅、索尼电视、东芝电视、西门子电器等,这些产品全部在国内生产,以中国本地的产品质量为标准,和国外售卖的同样商品有区别,但价格一般能做到和国外差不多,或是更便宜。比如索尼电视,虽然在中国挺贵的,但日本的索尼更贵,却是日本生产,质量和中国南京生产的不是一个等级。另一类则是国内外的产品完全一样,有些也是中国生产,但质量并不会下降,更多的尤其是高端型号直接国外生产,纯进口,如哈根达斯、费列罗巧克力、苹果手机、飞利浦剃须刀、博朗剃须刀、乐高、加拿大鹅、始祖鸟、阿迪、耐克、虎牌、象印、奢侈品牌等,这些产品质量坚持中外一致,价格都是国内高于国外,有些品牌甚至有一两倍的差距,服装和化妆品差价更大。这些产品中定价相对比较合理的是苹果,大部分产品仅仅是加了进口税、消费税、关税等,并未在中国刻意涨价,通常入门产品和国外价格相差不多,只有高端的差价会大一些,如iPhone13promax中美价差的比例远高于iPhone13,明显高端产品还是会在国内涨价,但幅度并不会像飞利浦、博朗、哈根达斯、象印电饭煲、香奈儿五号那样几倍的涨。

 

而国内的品牌如联想的高端笔记本Think pad CarbonX1系列,到了美国虽然定价不低,但架不住天天搞活动,最后算下来比国内要便宜的多,尤其是高配版本,价格完全是美国碾压中国。国产品牌在美国尚且更便宜,更何况是哈根达斯了,美国人觉得中国人傻钱多,要割韭菜,连国货联想不也是如此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