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赛期间没什么工夫去留意奥运村的细节,直到羽毛球项目告一段落,等待奥运闭幕后代表团包机回国的几天里,才想起来应该好好在这个特殊的村里逛逛了。要说收获和结果呢,尽管没有一逛吓一跳那么夸张,不过很多精彩内容还真是不逛不知道啊。

上回提到过悉尼奥运村里那个理发店,其实奥运村公共区域里还有不少东西是不要任何花销便可以免费享受的。比方有说健身房,还有一家很棒的小型电影院,那里播放的影片不乏电影界一些经典之作。此外,餐厅边上的游戏机自然是一些年轻男士所热衷的消遣项目,如果赛场上压力很大的话,来这里释放一下紧张的情绪不失为一个好方法。

当然,吸引最多人驻足的还是电脑室,这里的场面真得非常火爆。因为在这里可以上网,除了浏览一些信息外,大多数来这里的运动员主要还是要通过电子邮件,和远在故乡的亲戚朋友报个平安亦或是报个喜讯。记得2000年的时候互联网还远不如现在这么发达,那时候并没有多少运动员会携带笔记本去参赛,这也直接导致了奥运村电脑室的人满为患。为了缓解人多的压力,电脑室只能祭出一招没有办法的办法——规定每个人使用电脑时间不得超过半小时。不过即便是这样,我记得当时自己也是排了很长很长的队才获得了半小时使用权。

在悉尼市,凭借我们的运动员证件就可以免费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而悉尼歌剧院自然也是不容错过的地方。我至今还很清晰地记得,当时我们在途中遇到了两个中国留学生,老乡见老乡嘛,他们非常热情地给我们当了一次义务导游。他们说,中国代表团出色表现让所有身在澳洲的同胞们自豪和骄傲。
在奥运村里最主要的支出用在了购买纪念品上,相信这也是很多运动员的一个共同之处吧,我也不例外。从纪念悉尼奥运会开幕而发行的首日封,到利用数码技术现场制作印有自己头像的特别版邮票,都是很有收藏价值的东西。不过,也正是因为类似的纪念品,让我们在回国途中经历人生中最特别的一次飞行,这是下次要和大家分享的内容,先预告下了。
奥运村还有个很特别的地方,在那里可以帮忙获得奖牌的运动员在自己的奖牌上刻上名字等相关个性化信息,因为本身在奖牌上除了年份、项目和冠军这些外,并没有获得该奖牌的运动员名字。不过后来为保留金牌的固有性,我放弃了刻名字的想法。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