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要走上决战赛场了!
如果不是亲身经历一次,也许永远都没法体会扑面而来的压力,除了要考虑对手之外,更多的是无形的压力。其实在打完半决赛回到奥运村之后,教练也是尽量去回避决赛的话题了,没有人再去强调说冠军啊金牌啊这些。可是作为运动员,置身于奥运会的环境里,比赛还没有打完的时候要说忘却压力,那根本就是不可能的。躺在床上眼睛一闭,脑子里闪现的都是叶诚万在比赛场上的身影。幸好之前很早就开始锻炼抗压睡眠,决赛前一夜自己还算休息的可以。只是等眼睛一睁开之后,又立刻陷到比赛中去了。
狠狠地冲了个凉,算是冷却一下,我知道再这么想下去对自己绝对没好处。吃完早饭后,自己拿了一本书来到了奥运村宿舍楼后面的一个小草坡上,坐在那边看看书再感觉一下风吹草动,尽量把自己的注意力从比赛中转移出来。那个小坡大概也就100多米吧,我走来走去来来回回也记不清到底有多少趟了,一边走一边不断默默在心里说:相信自己,能战胜他。就这样,才慢慢地让巨大的压力稍微缓和了一些。
其实当时教练一直在楼上看着我,见我采取这种方式给自己解压,他们或许也稍微放心了一些吧。中午的时候教练组开了一个准备会,主要就是点了点我要注意的地方,其它也没有说太多,完了就是让我午觉睡好,以饱满的精神面貌走上赛场。
没有进场时很多压力是无形的,而当我真正站在悉尼决赛场上的那一瞬间,我突然觉得自己之前那份忐忑真得算不上什么,本来以为心理上已经熬过最艰难的阶段,但等我听到现场几千名观众震耳欲聋的叫喊声,再发现周围灯光已经暗下而自己正处在全场灯光照着的中心时,那种感觉或者说那种压力,真是压得人有点喘不过气来!!
可是就象平常人们在遇到挫折时讲的“生活还得继续”,即便运动员压力再大,比赛也还得继续。具体到我和叶诚旺的这场决赛,其实又好比我们常常会说的——有时候比赛打到一定份上可能就是比心理了。对叶诚万我有一点心理优势,因为在2000年4月的日本公开赛决赛中自己曾经战胜过他,拿到了自己首个6星际赛事冠军,所以这个心理优势不言而喻。(这场球在之前的冠军之路第24篇时已经有过详细介绍)
再加上比赛正式开始之后,我发现其实他也非常非常紧张,因为比赛还没打几个回合他就已经满头大汗,并且一直在不停地擦汗。通过前面几分球之后,我就很清楚地意识到如果我能先突破自己的心理关,那肯定就可以占先机了。所以接下来自己也是采取得分之后叫喊的方式,一边为自己鼓劲一边慢慢慢慢释放着压力。而随
着我的状态渐渐正常后,对手的心理包袱势必也就更加沉重了。第一局比赛,叶诚万搓球技术好网球细腻假动作多的特点完全没有发挥出来,很快就以大比分输掉了。
不过叶诚万毕竟是久经沙场的老将,经过局间调整之后就跟换了个人似的,他把他的速度和技术基本上都发挥出来了,而且在网前给了我造成了很大制约。所以第二局开始我一直处在落后的位置,只能尽量利用他的偶尔破绽来咬住比分争取别别被拉开太多。从落后3、4分到追至10比10平,应该说势头已经开始向我倾斜了,但是有一个球我扑球的时候被裁判判了违例,一下子比分很快又被叶诚万拉开到了13比10。
现在回忆起来,很庆幸当时虽然受到判罚影响,但总算没有失去理智,在丢掉3分的过程中,我特别深刻地记住了对手的每一次接发球。眼看就要输第二局了,于是我决定在接发球这个技术环节上拼一下。也不知道是不是巧合,叶诚万刚好在他最擅长的搓球技术上有一次接发球搓球失误了,所以我就想他第二个球接发球也许要变化一下,这次他可能会采取推球。抓住他这个心理上的变化,我再次发短球给他,他果然采用了推球,这次进攻主动权自然在我这一边了,于是又追回了一分。第三球我估计他接发球可能会变成勾球,所以提前准备好之后又抓住机会将比分迫近到了13比13。3个球下来,我料定他在第四个球还是会回过头采取自己最擅长的技术——搓球,接着比分反超14:13!
最后一球了,也许他还不知道自己输在什么地方:)有了前3个球的前车之鉴,我估计叶诚万还是会采取他最擅长的搓球,所以我还是给他发小球,在发出球的第一时间,我已经起动抢网了,他的搓球不能不说是他的绝活,但当我掌握了你意图的时候,你的优点也正是我要去利用的突破口.我直接抢网抅对角,后退突击,这个过程中眼睛的余光看到他非常的紧张,从他的准备移动中已经变型了。我按照原定计划杀了中路,我想这时候不用要求太高,只要力量、速度和气势上去给他造成心理压力就可以击溃他了,最终对手回球落网结束了整场较量。那一刻自己真是太激动太激动了,猛得把球拍高高扔向空中。。。那一刻的心情,找不出一个合适的词语还涵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