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胜了陶菲克,我在半决赛碰到了皮特盖德。
在说这场半决赛之前,我想有必要提一下同年的全英公开赛,因为那次比赛中八进四我恰巧碰到的就是盖德,最后结果是我以2比0取得了胜利。再回到奥运会的赛场,那么在淘汰陶菲克之后,那时候我感觉自己的身体、技术还有心理都处在一个非常不错的状态了。
不过既然是竞技体育,一切的因素又都是在瞬息万变的,这其中自然也包括运动员的心理不断变化。打陶菲克赛前我的策略很明确,就是通过研究比赛录像,制定能够发挥自己优势去打他漏洞的战术。而等到打盖德的时候呢,因为年初我在全英赛赢过他,所以心理上反而不像打陶菲克时那么坚决了,会想对手是不是要变化啊,我自己能不能象上回那样保持住对他的优势啊,总之很担心可能出现的不确定因素。
针对这个情况,我首先考虑说还是要坚定自己的态度:战胜他没有问题。打个可能并不算恰当的比喻吧,压力这东西有时候就象墙头草一样,如果自己足够坚决了,那压力自然也就转到另外对手那一边去了。当时自己也是换个角度分析了一下情况:整体上他的技术已经成型了,不可能短短几个月发生质的变化。因此,只要坚持贯彻自己在全英赛赢他的战术就可以了。
经过了以上的一通思想斗争和自我调整之后,应该讲上来第一局基本上和全英赛时差不多,比赛节奏和场上主动权一直在我这边掌握着。记得比分应该是15比9上下吧,第一局自己赢得很轻松。接下来的比赛又一次印证了我刚才讲的那个道理:比赛场上瞬息万变。第二局,我被盖德反过来打了一个比较悬殊的比分,一局球下来我没得几分。后来总结这一局溃败的原因时,我认为最主要还是自己第一局赢得太轻松了,导致警惕性和注意力稍微下降了一会,结果就被盖德抓住。因为当时他也没什么退路了,所以索性就拼出来冲击我。
盖德本来就属于速度型的选手,完了刚好碰上我有所放松,所以越打我就越感觉自己吃力,而且在被动情况下打球体能下降也会更快,所以第二局很快就被他越来越大。后来一看比分实在落后太多了,出于整场比赛的全盘考虑,自己选择了在第三局和盖德来争决胜局。
决胜局的重要性无需太多解释,对于我们双方来说都不容有失。作为我来说首先是利用居间休息稳定了一下情绪,然后非常迅速地把刚才输的根源想了一下,告诉自己别再犯第二局松懈的毛病。终于,第三局自己又全神贯注投入到了比赛,不仅全然忘记了上一局的惨败,同时也抛开了前面战成1比1等等所有的杂念。这一局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个球,是自己在防守中为了救一个球,结果不小心把球拍都给摔断了。
每到奥运会的时候,球拍生产产家都会在前来,给运动员们提供球拍储备和一些突然性的需求。半决赛完了之后我第一时间就去跟他们换了一把新拍子,后来听说那把断了的拍子被国际奥委会要么就是国际羽联收藏了。当然了,拍子毕竟没有白断,最后我在第三局重复了第一局的胜利,比较轻松地战胜盖德,闯进了最后的冠亚军决赛。
和陶菲克一样,盖德当时的世界排名也非常高,可以说他肯定是也冲着冠军而来的,所以输了球之后我看到盖德非常伤心,而且几乎就是在前一天陶菲克赛后落泪的通道拐角处,盖德也流下了伤心的泪水。
比赛就是这样,总是要对一方造成残酷的结果。当然了,任凭再怎么残酷的结果,并不会阻碍我们之间私下的友谊。下面我和当时还是甜蜜情侣的盖德、马丁之间的三人合影,但是非常遗憾,分手却成为了这段情感的最后结局。
比赛是残酷的,生活有时候也一样如此。不过现在他们早已找到了各自新的幸福,在这我也祝他们快乐平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