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第八百四十一篇:欧洲古铜版画收藏

(2015-10-24 21:22:10)
标签:

收藏

有意思

财经

http://s5/mw690/001npZEsty6Ggtl6qLa54&690
铜版画起源于欧洲,是最高雅最珍贵最复杂滴雕版印刷艺术,至今已有六百余年历史。历代大师都曾热衷于铜版画创作。从德国的丢勒、荷兰的伦勃朗、西班牙的戈雅,法国印象派的马奈、莫奈、西斯莱、德加等直至现代的毕加索、马蒂斯,诸大师都留下了十分精美的铜版画作品。

大师级的精品之作,多悬挂于世界各地的博物馆:法国卢浮宫、英国大英博物馆、美国大都会博物馆、俄罗斯埃米塔什博物馆、德国柏林民俗博物馆、澳大利亚国家博物馆、伦敦国家肖像画廊等等等等,同时在欧州的皇室成员、北美的贵族富豪和各国的皇家私人博物馆多有珍藏。

这些年来我也收集了不少欧洲古典铜版画,费了不少劲,也破了不少财,累并快乐着。我收集主要是中国内容的精品佳作,跨越时间500余年,内容广题材丰,也受到国内外不少艺术界和学术界专家学者的肯定和赞许,藏品中不乏名家大师之作如:阿萨内修斯·基尔舍、杜霍德、约翰·尼霍夫、乔治·亨利·梅森、威廉·亚历山大、达芬奇以及当时英国最著名的版画大师托马斯·阿罗姆等等。

有一种纯手工上色滴雕刻版画,全部采用昂贵的矿石颜料及珍稀金属,以营造出强烈的物理性“粉”质的视觉享受。“粉”质极尽细腻艳丽,即使当今相专业的美术人士,也很难辨别出各种颜色的具体名称,及其属性。其中图案部分的白色,并非借助纸张本身的色泽,而是使用了自十九世纪以后被禁止用于艺术创作的“铅白”,更显稀贵,惟有如此方能将“粉”质的视觉物化效果在艺术品中显现出来,这类题材,在当时已为人们视作艺术品收藏,十九世纪欧洲的皇室成员、贵族富豪及各大皇家博物馆机构是主要收藏队伍。

http://s5/middle/4b3b6548tb264be433fd4&690
(左下图)这幅非常奇怪作品,但你了解了它的构成背景后就并不奇怪,因作者和大多西方人一样没来过中国,作者是借用了英国人亚力山大等的手稿,加上其自己的想象,有趣地将北京长城、南京宝塔、海南椰子树、士兵、乐手、平民等等随意组合在了一起。万里长城和南京大报恩寺宝塔(此塔毁于太平天国时期)是早期西方人心目中最能代表东方的宏大的建筑之一,视为中国的象征。所以也是西洋早期版画中的重要题材。
http://s3/middle/4b3b6548tb264c219d242&690
欧洲古典铜版画传入中国和日本的时间大抵相当,都有200多年历史。铜版画在日本的传入和发展,有赖于明治维新和门户开放政策所带来的物质条件和思想基础。中国的历史背景和日本不同,致使200多年铜版画的发展有着很大的不平衡。明朝万历年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MatteoRicci1552-1610)就曾携带宗教铜版画到中国。在和日本同时期的中国清代,乾隆皇帝授命当时在宫廷任职的意大利画家郎世宁、宫廷画师王致诚安德义绘出铜版画草图,并送到法国镌刻绘制,印刷完成《乾隆平定准部回部战图》组画16幅。又如《乾隆平定湖南战图》等作品,表现了中国的社会、政治、军事、历史、人物和地域环境;作品构图完成后由法国铜版画技师镌刻完成。这套组画的诞生,意味着欧洲凹版雕刻印刷术在中国的引进。铜版画在乾隆时代就已传入中国。乾隆皇帝就曾经下令为征战有功的将领和有名的战役制作铜版画。其中有些铜版画已成为海内外各大博物馆的珍藏。

但后来由于清政府的腐败、外国列强政治军事力量的渗透,以及中国内部社会和经济条件的限制,在其后近100多年间,中国铜版画没有得到进一步发展,致使中国近代铜版画创作几乎成为空白。

http://s16/middle/4b3b6548tb264eefbfdcf&690

今天铜板画传到我国,喜欢它滴人就更多了,上至99下至刚会走,个个喜欢它,人人手中有,因为这种技法被运用到了整个国家人人都喜欢滴东东上了那就是: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