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割须弃袍于潼关(《陈情表》一句)更相为命

(2011-01-05 20:13:46)
标签:

杂谈

分类: 妙笔生花

割须弃袍于潼关(《陈情表》一句)更相为命

谜作者:林清富   评析者:骆  岩(安徽合肥)

 http://s15/middle/4b3aa103x99185a80cebe&690

  【评析】面出《三国演义》第六十回。汉末,天下大乱,群雄并起。袁绍,袁术,刘表,张鲁,吕布,无一不是强敌,曹操运筹帷幄,鞭挞宇内,揽申、商之法术,御韩、白之奇策,知人善用,于是“破黄巾,灭袁绍,平袁术,诛吕布,败张鲁,收刘表”,表示了他雄霸天下的气势和能力。当然,曹操并非神人,“濮阳攻吕布之时,宛城战张绣之日;赤壁遇周郎,华容逢关羽;割须弃袍于潼关,夺船避箭于渭水,”屡屡吃败仗,这其中,割须弃袍于潼关,曹孟德尤其狼狈。没想到,三国里叱咤风云的奸雄曹操,竟会败逃得丢盔卸甲,割须弃袍,狼狈不堪。

  公元211年,曹操率军除掉了西凉马腾,马超与西凉太守韩遂起兵攻曹。西凉兵作战英勇,势如破竹,马超占领了潼关。曹操引大兵赶到潼关,下令攻关,不料马超太过神勇,《三国演义》之中这样写的:马超、庞德、马岱引百余骑,直入中军来捉曹操。操在乱军中,只听得西凉军大叫:“穿红袍的是曹操!”操就马上急脱下红袍。又听得大叫:“长髯者是曹操!”操惊慌,掣所佩刀断其髯。军中有人将曹操割髯之事,告知马超,超遂令人叫拿:“短髯者是曹操!”操闻知,即扯旗角包颈而逃。后人有诗曰:“潼关战败望风逃,孟德怆惶脱锦袍。剑割髭髯应丧胆,马超声价盖天高。”

谜底出自晋文《陈情表》,《陈情表》,西晋人李密所著,是他写给晋武帝的奏章。文章叙述祖母抚育自己的大恩,以及自己应该报养祖母的大义;除了感谢朝廷的知遇之恩以外,又请诉自己不能从命的苦衷,真情流露,委婉畅达。李密写道:“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 解释为:奶奶和孙子两个人,交替着相依为命。在本谜中,“相”由副词别解为名词“相貌”,“更”也别解为动词“更改”,谜底“更相为命”理解为,改变容貌为了(保住)性命。斯谜传神,运典自如,扣合准确,匠心独运。可惜白玉微瑕,谜底“更相为命”似乎少点什么,从汉语语法来看,汉语中一个完整的句子,其句子成分的排列顺序如下:(定语)主语+(状语)谓语(补语)+(定语)宾语(补语),谜底为“更相为命”,命乃主语,尚缺少一个定语,如谜底为“更相为保命”,命前添一动词“保”,保是定语,乃合语法,如斯,此谜底材恰如天造地设,得来浑然天成,玉匣子盖配玉匣子底。然瑕不掩瑜,总体上,全谜扣合准确稳妥,谜底鲜活跃然纸上。

  “更相为命”前人也制了不少谜面,同底有前作:“调整口令(《陈情表》一句)更相为命”,此命别解为命令; “一人用而天下从 (《陈情表》一句)更相为命”,相别解为丞相;同一底材各有新意,立意不同,唯青睐作者此作,乃因谜面句出自老幼皆知的《三国演义》,典故浑熟,不僻不涩,胜在通俗,为之上法。作者在前人基础上挖掘新底,且能出佳,殊为难得,尽显灯谜之无穷魅力。

佳谜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千万千千万,读者慧眼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