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晓宏哥
晓宏哥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4,404
  • 关注人气:58,16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所谓犀角杯的鉴别

(2017-01-21 18:55:18)
                                                                                                                                   分类:海上文坛
老颜早上打电话时,晓宏哥并没有听到,等午睡后准备到活动中心上网时才发现有未接电话,于是决定顺便去看看,之前还以为他回连云港过春节了。他今天打电话的主要目的,其实还是想询问之前成交过的那枚花钱的下落,据说他们家孙女学习天干地支时有用。
 
到老颜所在的地方后,与他聊了好一会,因为他太热情,实在是不好意思一下子就离开。其间听说之前有几位老友在他那儿聚会,大家都对那支所谓的犀角杯评论了好一会,其中有位先生的意见与晓宏哥相似,那只角杯最终被确认为牦牛杯了。
 
其实一个月之前曾有过怀疑,但主要是没有找到令人信服的理由,恰好有天在整理房间时,无意中从一本时尚杂志上看到了类似的专栏介绍,于是将其从犀角中予以排除了。
 

资料显示,犀牛角的鉴别方法有如下几种:

 

 1、看底盘:容器可从口部,雕像、摆件可从底部观察材料的底盘形状。亚洲犀角是西瓜籽或龟背形;非洲犀角(广角)是圆形或长方形,也不绝对:因为煮成熟犀角后,可以人工扳为花口等各种形状,但仍有迹可寻。

 

 2、看纹理:任何犀角的纵剖面都有平行的竹丝纹(也叫顺纹),亚洲犀角竹丝纹粗;非洲犀角竹丝纹细。任何犀角的横剖面都有粟纹(也称鸡皮纹、毛囊纹、鱼子纹)。水牛角纵剖面都有交缠的绞丝纹(也叫绞纹、牛毛纹)而没有平行的顺纹。

 

 3、看角髓:水牛角在横剖面可见围绕中心层叠的白色圈状角髓(角朊层),亚洲犀角没有,非洲犀角只在外围有一圈阔边的角髓,没有层层套叠。

 

4、看色泽:苏门犀角和爪哇犀角制品为蜜色或栗色,色较纯,透明度高;印度犀角上部色暗,下部明朗,称云头雨脚。广角上部灰黑色,下部灰黄色。犀牛角的颜色不是单一的,靠近纵向中心一律是黑的,这是区分犀牛角与其他牛角的重要特征;犀牛角颜色往往被染成古红色,是为了达到仿古的效果。其实自然界中,只有绝种的亚犀种群中才有红色的角质。


 

  5、看个头和腔子:亚洲犀角个头较小,腔子较浅,一般用来制作30厘米以内的工艺品,如犀角杯、鼻烟壶等,古代较大一些(超过30厘米)的犀角雕品如仙佛雕像,一般用印度犀角。非洲犀角则个头大,腔子深,较大型犀角雕品多为广角雕制。

 

 6、感觉温度:犀角凉而温;水牛角凉而寒(冰冷);树脂合成品没有冰凉的感觉。

 

 7、闻气味:亚洲犀角清香;广角味腥?水牛角干磨有硫磺味。

 

8、看雕刻:犀角雕刀工细腻流畅,细部处理认真,地子光整;牛角雕刀工或粗率或僵硬呆板,细部处理草率,常见毛刺、刀痕、刀伤,地子不平整。树脂模制品不见刀工,没有雕刻痕迹(犀角雕和牛角雕之刀工优劣系就一般情况而言,不可绝对化)。

 

 9、手触摸。犀角光亮滑润,泛油明显,不干涩,很少见到裂纹,手感良好。水牛角干燥,油性差,常有裂纹,手感差。犀角沾水后表面无变化,水牛角沾水后表面变软,有一种类似摸肉的感觉。


 

与老颜分开前,拿了他一个黑白木(又名阴阳木)手串,主要是为了便于锻炼手指的灵活度,因为天冷了,玩石头不太合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01.22随拍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