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积分入学的意义

(2013-04-14 10:03:25)
标签:

郁潇亮

财政支出

每一

初衷

低收入

                                                                                 分类:海上文坛
根据深圳市教育局日前发出的《关于做好2013-2014学年度义务教育阶段新生招生工作的通知》,是否拥有学区住房以及在学区租房的年限,是不是独生子女等事项成了影响孩子入学的重要指标,并且被折算成具体分数进行统一排名。在这项被简称为积分入学的新政中,房产的地位显著提升。 (4月9日《中国青年报》)

    事实上,积分入学并非深圳市首创,在广东省已有不少城市出台相关细则,其共同特点是人口众多,管理难度大。深圳作为劳务输入型城市,长期以来面临着僧多粥少的难题,就学问题的复杂性可想而知。为了改变过去一刀切的入学方式,采取多元化的办法,将入学条件按项目折算成积分,由此形成入学竞争的公开规则,确实能够避免过去模糊不明的状态,让家长能够依照自身条件选择相应的学校,而不是无头苍蝇一般遍寻机会而无果,基于此制定的积分入学办法,本身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好的学校人人想上,但好的学校不可能无限制地招生,入学资格往往是非常有限的,这必然需要按照一定的规则将有限的教育资源分配下去。相较过去相对单一的入学原则,积分入学为社会各个阶层提供了新的入口,尽管放得不是很开,但已经不是希望渺茫的状态。在升学率的指挥棒下,重点学校往往能够获得比一般学校更多的财力、物力和师资,吸引更多的生源,引来更多的竞争。这些学校,往往就是人们心目中的优质教育资源,而对于义务教育来说,优质的资源应该合理地提供给社会,通过设置一定的规则,使其既满足教育的市场需要,又能不失去公益特性,积分入学为此提供了一种可资参考的思路。

    值得注意的是,实施积分入学以来,不少深圳的居民对新政心存疑虑,由此引发了拼爹、嫌贫爱富等种种质疑。从实施细则来看,人们的议论并非没有道理,尤其是将住房因素折入积分之中,在客观上形成了一定的入学门槛。政策的初衷,是以房产作为参考因素,衡量入学者是否符合学区划分的要求,这当然在一定程度上对社会的各个阶层敞开了大门,只要在学校附近有房,就近入学的条件一般来说是基本符合的,有利于促进学校与社区之间的融合;但同时也显而易见的是,房产还是家庭财产的重要体现,以此为标准确实又像是嫌贫爱富,对那些工作生活在学校附近但又租房的家庭来说,难道孩子就不是就近入学的了?再换个角度来说,有的家庭没有房子,有的家庭有一套学区房,而条件宽裕的家庭则有条件拥有两套以上的学区房,从选择机会的分配来说,又该怎样实现平衡?

    任何城市发展过程中提出的政策,都会具有一定的目的性与导向性,深圳的积分入学也不宜例外。从各区公布的实施细则看,本地户籍人口、拥有住房的常住人口占有入学优势,这是一种现实的选择,也在情理之中;不过,为了鼓励人们长期在深圳创业、就业,政策还有必要兼顾不同的利益群体,并且保持相对稳定性,否则,一些低收入就业者可能会因为 积分无望而离开深圳,由此带来的用工荒,或许也是政策制定者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

    必须看到,积分入学是教育发展的一种有益探索,而要使政策达到预期的目的,不妨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完善:首先,有必要从基础教育结构、教育规模和教育资源的分配等方面勾画发展蓝图,形成财政支出的参考依据;其次,推动义务教育的平衡发展,减少来自学校方面的社会竞争因素,使就近入学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实施;最后,入学应以适龄儿童的能力为主,减少家庭因素的考量,扩大办学资源,努力让每一位适龄儿童在深圳都能有学上、上好学。

    教育的发展不能罔顾现实因素,有规划、有步骤推行才是实现梦想的途径,保持务实的态度,深圳的积分入学就有可能走得更远。
 
 
                                                           来源:新闻晨报  作者:郁潇亮
                                                                    晓宏哥编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