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句的三种类型及其修改方法(笔记 训练)
(2012-07-06 19:01:41)
标签:
报刊文学编辑写作知识杂谈 |
分类: 杂谈 |
常见的病句分析
词性不对
-
成分残缺
-
搭配不当
-
成分多余
-
分句间意义缺乏联系
-
分句间次序层次混乱
- 关联词语使用不当
病句的类型
一、语法病句:合格性
二、语义病句:合理性
三、语用病句:有效性
一、语法的合格性
当我们选择词语和句法规则组成语句时,必须按照语言系统所规定的方式来使用它们。语法病句主要涉及的是词汇和语法方面的规范。
词汇病句之一:词性误用
这个地方交通很不方便,严重障(阻)碍了经济的发展。
预(原)先的设计有问题,才会发生这样的情况。
(副词误用为名词)
词法病句之二:词法功能误用
你保(护)你的护,我看我的盗版。
(动词的不当变异)
她坚持工作到手不能为病人把脉为止,那时候她的脸色就一直十分蜡黄。
(状态形容词被再度修饰)
词法病句之三:数词、量词误用
这里每月的用电量由原先的两千度下降到两百度(应改为原来的十分之一),用电量下降了十倍。(增加用倍数,下降用分数)。
(分数、倍数的表达失误)
我看见一座座山、一座座山川,一座座山川相连。
(集合名词的量词误用)
人口约为两亿的美国,每年有四亿多人次参观博物馆。(应该为每年参观(加“者”)……有四亿多人次)人次、架次,属于量词。
(复合量词误用)
就矿井坍塌事故,厂方向调查组郑重地解释了一通(遍)。(如一通、一气,是贬义词)。
(动量词误用)
句法病句之一:语序错误
来公园晨练的老人很多。清晨四五点,就有人陆续(有人)来锻炼了。
(状语错位)
湖南省历史博物馆近日展出了(新出土)数以万计的8000年前新出土的栽培稻。
(多重定义混乱)
句法病句之二:虚词误用
本店经销电视机、录音机、DVD和(应为“及”)各种零件。
(连词“和”误用)
这条越江隧道特别长,汽车在(从)里面穿过,大约需要20多分钟。
(介词“从”误用)
(助词“过”误用)
对于是否在京沪两地间建设特种铁路的问题,各位专家们(不用“们”)的意见并不相同。
(助词“们”误用)
在(不用“在”)那美丽的西沙岛上,是我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
(主语残缺)
句法病句之四:结构纠缠
公司本着隆重和节俭相结合为(的)原则,安排了30周年庆典的计划。
(句式杂糅(应该是分句)
句法病句之五:句式错误
与作家不同的是,摄影家们把自己对山川、草木、城市、乡野的感受没有(应删“没有”)倾注于笔下,而是直接聚焦于镜头。
(“把”字句失误)
经过十多天,船一直被飘(刮)到海南岛最南端才得以靠岸。
(“被”字句失误)
我们要向一切(不管什么人)内行的人(不管什么人)学习管理。
(插说不当)
句法病句之六:关联词语失误
如果(既然)你认为这样做是对的,那你为什么要后悔呢?
(错用关联词语)
以免无谓地请客花钱,他从不与同事一起吃饭看电影。(以免无谓地请客花钱)
(关联词语位置不当)
二、语义的合理性:
合理,就是合乎逻辑。也就是要保证语句中相互搭配的成分在语义上要贯通,避免逻辑矛盾和照应不周等问题的出现。
直接成分搭配不当
采取各种办法培养(健身教练,提高他们的……)和提高健身教练的水平,实在是迫在眉睫。
(述语和宾语搭配不当)
春节将至,各家各户都把里里外外打扫(收拾)得整整齐齐、干干净净。
(动词和补语搭配不当)
间接成分搭配不当
王颖是个独生女,父母四十多岁才生下她,所以对她最(非常)疼爱。
(没有其他儿女可比)
(副词与句中成分搭配不当)
三、语用的有效性
满足了语法合格性和语义合理性的句子,还需要满足语境以及交际行为对它提出的一系列要求。
质量病句
丽琳·海尔曼(1905-1984)一生共写了二十个剧本。她以《童年》一剧跃登美国剧坛,时年二十六岁。她从第一次发表剧作以来,平均约四年(平均两年半对的,)写一个剧本。
(数量失查)
王某驾驶车尾无牌桑塔纳轿车,闯过两道关卡后,将在车前示意停车的保安撞倒在血泊之中。
(预设错误)
数量病句
在交通干线上设卡收费的方案必须经地方人大常委会讨论通过,并公诸于(古今词义套叠,应删除“于”)社会。
(古今词义套叠)
文化部近日发文指出,要充分发挥大专院校的文核、社区中心的民哨和新闻传媒的舆监作用(不该约略,理解困难)。
(行文苟简)
关系病句
如今“阿Q”之类的“字母词”已随处可见,不但进入了教科书,而且活跃于各种媒体上。
(分句次序失当)
(次序失当 应改为先是媒体,后为教科书。)
他的父亲是一位版本目录学家,从小学的时候开始,古籍就和他有很多接触的机会。
(应为他就和古籍……)
(主客倒置)
方式病句之一:表述失当
夏丽获得了最具潜力歌手奖,这让更多的业内人士看到了这颗耀眼的流星。 (新星)
(比喻失当)
当歹徒们偷袭警察的时候,被警察反包围了,(多名持枪歹徒被歼灭)。
歼灭了多名持枪拒捕者
(偷换主语)
方式病句之二:肯定否定失当
高考结束后,我比女儿还要紧张。我很担心她会不会(肯否不定)被一流大学录取。 (我很担心她不会………)
(肯否不定)
我早就跟他说过了,他不会不(双重否定,删除后“不”)一无所知的。
(双重否定句失误)
方式病句之三:歧义费解
考虑到路上的东西都很贵,妈妈为我准备了一天的干粮。(准备了一天还是干粮?)
(语法歧义病句)
小张今天特别紧张,因为开刀的是他的父亲。 (病人还是开刀的?)
(语义歧义病句)
苍天无情人(加“间”)有情,万家企业(加“各”)献万元。(一家一元?一亿元?)
(语用歧义病句)
方式病句之四:指代失误
同学们提出了很多想法,有的建议去爬山,有的建议去参观博物馆,有的建议去做志愿者(此处改这个建议)。这个意见马上被大家采纳了。(是哪个?)
(指代不明)
不论(车祸的受伤者)他们有没有带钱,医院都要尽力抢救车祸的受伤者。
(指代的对象后置)
方式病句之五:怪异无解
如此看来,莘莘学子的付出,除了精神上的压力,还需健康的支撑。学习健康的双重要求,还是我们赋予孩子的一种最佳的补偿方式。
(应重新组句)
(晦涩无解)
病句的类型
语法病句
词性误用、词法功能误用、数词/量词误用
语序错误、虚词误用、成分残缺、结构纠缠、句式错误、关联词语失误
语义病句
语用病句
复习小结练习题
指出下面病句的类型,并修改:
1、为倡导社区居民助人为乐的和谐优良风气,上海市宝山区红十字会的专业医护抢救人员在社区内辅导(教授)居民进行伤员包扎、(和)人工呼吸等急救措施和方法。(语义病句:述宾搭配不当)
2、柳岸扑在了妻子的尸体上,竟被打得血肉横飞,只剩下一线残喘,没有断气。(语用中的质量病句)
4、汪洋母亲表示,无论诉讼是否可以赔偿多少,她都将把所有赔偿金全部捐献到已设立的“汪洋教育奖励基金”(语法病句,句式杂糅)
5、这伙(个)流氓集团不仅在郊外杀人越货,还在市区拦路抢劫,气焰十分嚣张。(语法病句:量词搭配不当)
6、这座山虽然不高,但是极其险峻又鲜为人知。爬过这座山的人并不多。(语用病句中的歧义费解)
我们从40种典型病例中,可以清晰地看到,三大类病句对应着语言的三种应用能力,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