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最本能的自信和最愚昧的痴情

(2007-07-23 23:31:06)
标签:

日志

电视观后

故事

分类: 信手涂鸦日志
    最本能的自信和最愚昧的痴情

 

   昨夜看了央视两档节目,不觉泪流满面,感动之余,想把它们记录下来,说几句。

 

  “人与社会”是央视12套的一档节目,选题的面很广,常看。昨夜看的《十六年寻亲之路》分上下两集,前晚看了上级,欲罢不能,昨天傍晚就守着电视机等着看下集,七点了也不煮饭也不开灯,黄同志回来后进屋才看我泪流满面两眼直瞪电视木坐沙发上,不禁吓了一跳。

 

   《十六年寻亲之路》是根据湖南台《真情》栏目的一期节目制作的,讲的是祖籍贵州的小伙子王国兵(原名付国伟)8岁那年被拐卖到河南,之后千方百计寻找生母,终在《真情》栏目帮助下梦想成真的故事。八岁的男孩被拐卖到异乡,虽然养母养父把他当亲生的一样对待,但他心中总是念念不忘那个贫困的老家、操劳的母亲,千方百计要踏上寻亲路,在自己成了家也为人父后这种欲念更加强烈,于是给《真情》栏目写了一封情真意切的求助信。故事的主线放在儿子的寻找以及电视台努力的过程,而在简单回顾交代的背后则是一个母亲泣血寻子的心酸历程。母亲康冬英在儿子失踪后,发疯似的四处寻找,足迹遍及广东、福建等省,在无果而终后,她卖掉了老家的房子,来到儿子走失时的街口,租了一间房,开始漫无目标的等待。16年来,她虽摆了个小摊,但却无心经营,每天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从她眼前走过的行人身上,碰到流浪儿还要上去掰看人家头上有无儿子类似的疤痕。邻居劝她改做比较赚钱的行当,她不听;女儿嫁到外县,要接她去一起过,她不去。16年来,邻居都渐渐搬到别处了,只有她还一个人呆在原处不动,她有一个信念一直在心中支撑着:我的儿子一定会回来找我的,我要在这里等他。

 

   毕竟8岁的孩子记不得太多的东西,只记得自己的老家叫“汪家山”,母亲叫“康冬英”,把“鞋子”叫成“孩子”,而全国叫“汪家山”的地方有300多个,叫“康冬英”的有1000多人,把“鞋子”读成“孩子”的也有好多地方。该到哪儿去找呢?栏目组犯了难,却也在尽力地往相同因素较多的地方去找。找了好几个可能的地方都不是,在即将放弃之际终于有了进展。一行人来到了贵州省的那个“汪家山”。先到主人公曾就学的小学,看是否像,但已经改建过的学校已不是当初的面貌了,大家紧张万分地跟着王国兵茫然的眼神逡巡在街上,心情也降到了冰点。这时突然从旁边挤进一个妇女,她直截了当地问王国兵是不是在汪家山小学读过书,叫什么名字,母亲叫什么;得到回答后,她很平静地对王国兵说:“都对了,你就是我儿子。”没有拥抱,没有痛哭,母亲开始熟练地查看儿子头上的疤痕在哪里。那一刻,虽根据故事的进展猜也猜到结果是怎样,但我还是看得头皮发麻,感觉一阵无端的冷,泪水不由自主地溢出了我的眼眶。

 

    我的儿子一定会回来找我!凭着一个母亲本能的自信,她苦苦地等了16年,苍天总算还是有眼,让她等到了!冥冥之中,母亲和她所创造的生命之间又有着怎样的心灵感应呢?

 

   另一个故事也在12套看到的,《忏悔录》栏目,不常看,偶然碰到的。一对恩爱的农村小夫妻,为了尽快“脱贫”,丈夫任飞参与了贩毒,被判无期徒刑;妻子苦苦地等在看守所外想见到丈夫,却只在审判的当日匆匆看了一眼就成了两个世界的人。丈夫以为妻子在听到判决结果之后就会离开自己了,却不料妻子会因自己走上了一条让他意外万分的道路。丝毫没有法律常识的妻子以为只要自己犯了和丈夫一样的罪,就会被和丈夫关在一起,整天都看得到丈夫了,于是抛下年迈的父母公婆和年幼的孩子,也去贩毒。妻子被判了死缓,分在女监,根本看不到丈夫,在悔恨和痛苦中靠书信抒发心中的思念。

 

    监狱开展人性化管理试验,让夫妻双方都在服刑的改造对象进行一次特殊的亲情见面会。见面会上,丈夫泪流满面,愧疚不已,妻子却始终笑着说,你不要有那种感觉,夫妻就要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我们一起好好改造,我等你。

 

    看着他们年幼没人管教的孩子,年迈伤心的父母,真为他们的所作所为难过,但却不得不为他们的真情所感动。妻子那愚昧的痴情表现既让人痛惜也让偶寞名感动。问世间,情为何物?值得一个人美丽青春和宝贵自由的付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