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3个月的亲子阅读

(2011-11-06 21:21:08)
标签:

育儿

亲子阅读

13个月

分类: 吾儿闹闹

http://s8/middle/4b39f937tb110d3e50f77&690

13个月跟12个月有什么不同呢?不看不知道,成长真奇妙。

13个月的闹闹虽然还不会真正说话,但对语言的理解能力已经更上了一层高楼。日常对他说的话,大部分他都能听懂。比如从外面回来,我说“闹闹咱把帽子摘了吧”,他立即伸手去拽帽子;我们要他拿什么东西过来,更是十有八九都会命中目标;当我们聊天说楼下有人在做什么,他也即凑热闹似的到窗前去往楼下看。于是给他的书,也不限于每页上一枚水果一株蔬菜的认物小书,也不仅是拿本不相干的书念“话”给他听了。我开始真正选书给他讲故事,进入了真正的“亲子阅读”时代。“亲子阅读”了一阵子,有一些心得体会,拿来分享则个。

兴趣培养——从现有的兴趣点入手

有些当妈妈的朋友对我说,孩子7、8个月的时候给他讲故事书,他还乖乖听着,可是到了1岁,反而不听了,会把书拿走扔掉。我的答案是几个月的孩子还没什么自己的主意,光是你一本正经地跟他说话,他已经觉得很有趣了,也会把任何书当成玩具来关注;而一岁的孩子有了自己的主见,他要挑选自己玩什么,以及你拿给他的书里究竟有没有他感兴趣的内容,自然不会照单全收。这时候,便是要花心思来培养兴趣的时候了。

说到这里,不得不说起我断断续续给闹闹读的《婴儿画报》,闹闹总是一边听一边玩一边撕的。只是某一期上面有“悠悠”骑自行车的内容,他把每次出现的自行车都用手摸了一遍。《婴儿画报》是我们家正牌的睡前书,都是放在床上的。他常在床的角落里玩着什么,然后突然回头来找到那本书,指着上面的自行车“唔”“啊”上一会儿,若有所思的样子。也由此,引发了我对于他的兴趣与图书之间的思考。

13个月的孩子生活经验极其有限,见识范围很窄。即便是经常带他出入各种公共场所,他的主要兴趣点还是在于他平常吃的食物和玩的玩具。一些看似很简单的故事如“小红帽”等,他都一副似懂非懂的样子,压根不感兴趣。然而对他最喜欢的玩具——小汽车和小火车,则是来者不拒,表现出超乎寻常的热情。于是我在挑选图书的时候也因势利导,寻找以汽车和火车元素为主的故事给他看,可谓事半功倍。

家里有小火车托马斯玩具,在孩子的眼里,这就是小火车的代表了。目前的托马斯图书和杂志定位都在3岁以上的孩子,能适合1岁小小孩的不多。我把一张托马斯的海报贴在闹闹的游戏垫旁边的墙上,他甚喜。

我再找,找到了一套“咿呀呀品质养成图画书”(接力出版)。其中一本《快乐的小火车》,可以当选闹哥13个月最爱图书No.1.第一天带回家,他就让我从头到尾讲了4遍,要不是到时间睡觉了我强行拿走,他还要听更多遍呢。后面的每一晚,不管讲什么,再讲上两遍小火车都是少不了的。每页上都有一辆小火车,喜欢!现在一说“快乐的小火车”,他立即去把这本书拿来,翻开第一页,指着封2上迷你的小火车图咿咿呀呀地讲着火星文唠叨个没完。

 

http://s9/middle/4b39f937gb0e3a6032a08&690

我再把这套书中的《小熊过河》拿给他,因为他玩具里有小熊,他也一下子就认出了这本书的主人公是“熟人”,也就产生了一些兴趣。我给他讲了两遍这本书,接受度也非常好。

如果拿给他的全是不在他兴趣范围之内的人物形象,他会满不在乎地把书扯过去扔在地上,扭头去玩别的东西。我很庆幸找到了他的兴趣点,否则,我会简单的判断“这孩子对书不感兴趣”了。

入情入景——简单语言,生动表演

拿《快乐的小火车》来说,其实文字内容已经非常简单易懂了,但是为了吸引住闹闹那短暂的注意力,我还是会用自己“演绎”的方式来读。每一页的文字用闹闹平时接受的语言方式讲出来之外,还要配上自己的模拟发声:小火车开出车站啦!呜——哐当哐当。小火车要爬山坡,哐当哐当哐当。小火车冲下了山,哐当哐当哐当。每一页内容我都加上“哐当哐当哐当”,这是我们平时玩火车玩具时的拟声词,他会清楚地知道,哦,这是火车在跑呢,且他会跟着我的声音点头或前后摇摆身体;在讲到小火车遇到风雪开得很慢时,我的“哐当哐当”也会拉慢节奏,当小火车快乐地冲下山,我的“哐当”就变得紧凑……闹闹看着画面上火车的不同姿态,也觉得我的“哐当”特别好玩,这样就可以顺利地、满怀热情地听我把整个故事讲完,然后,把书翻过来递到我手上,期待我再讲一遍。

平时奶奶带闹闹,教他把小狗叫“汪汪”。其实对于这点我是不很赞同的,但也没有刻意阻拦和纠正。如今闹闹已经接受了“汪汪”就是小狗。在这本书的开头,小火车要开车了,旅客中还有一只小狗。我会指着小狗说“哎,还有一只汪汪”。后来我每次再翻到这一页,讲完了“哐当”,闹闹都会自己去指一下那只小狗。

在讲《小熊过河》的时候,我模拟小熊叫“妈妈”,其实就是在学闹闹平时叫妈妈的声音,而当讲到熊妈妈把小熊搂在怀里,也会一把把闹闹搂在怀里,每到这时,他就咯咯地笑了起来。

在讲《三只小猪》时,讲到大灰狼吹气吹倒了稻草屋,我会把闹闹的小手举到面前,鼓起嘴巴往他手上吹气,他也同样被我逗得哈哈大笑……

1岁多一点的孩子完全没有认字的压力,只要能从书中得到快乐即可。所以我觉得大可用最日常的语言,用他觉得最好玩的方式来“表演”阅读。只有这样,他才会想要再读一遍,或者,再多读一本。

并且,给1岁孩子读的书往往会非常简短。若是照本宣科地阅读,仅简陋地加上一些语气,读书的妈妈也难免会觉得——这太没劲了!

亲子阅读——亲子比阅读更重要

可能我是喜欢读书的人,所以我也自然地一直读书给孩子。然而给他读书这件事有多重要呢?我觉得,就像跟他一起玩遥控车,跟他到公园里捡落叶,跟他在院子里看小鸟……一样的重要。不在乎内容或结果,在乎的是陪伴。

哪个1岁的孩子真总是会端坐在那里认真听你讲故事读书吗?反正我家的闹闹不是这样。你这边激情洋溢地讲了两句,他起身去推小车了——我还接着讲我的;而他推着小车已经出了房间——那我就去陪他推小车,或是玩别的东西,自然到好像我们一开始就在干这个,绝对不会拉他说:妈妈在给你读书呢!这时候拉他也是没有用的。你跟着他走了,他过一会儿还会走回来,拿书放在你手里让你讲,你又如获至宝地开讲了,他又发现了一个新玩具……就算是一连听四遍小火车的“超常发挥”,也是一边听一边摆弄手里的几样小玩具来完成的。

说到通过读书来培养孩子的注意力,我唯一严格要求的是,不要由我,或者其他的人突然插进来,破坏我们读书这件事。也就是我们在读书的时候,爸爸和奶奶不要突然跑来跟我们说话。但当闹闹的注意力自然转移了,我也就跟着转移,绝对不可能因为他不听了而不愉快。因为我知道,我在阅读时传达给他的活泼的表情、快活的语气,以及我抱着他读书的那种亲密的状态,才是我真正要给他的。

更进一步说吧,我选择亲子阅读,不仅是因为我觉得这样对孩子有好处,也因为我自己,很真切的,从中得到愉快的体验。有的妈妈自己不喜欢读书,也想不起来要给孩子读书,我想,陪着孩子,亲密地相处,玩他想玩的游戏,这也是同样好的。若是觉得做了这件事,是一件任务或负担,甚至自己做出了牺牲,那就大可不必,赶紧别读。

“亲子阅读”似乎是听上去很花哨的一件事,其实朴实自然到像吃饭睡觉。然而重音落在阅读,重点却在亲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闹闹在10月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