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小山风语 |
读席慕容的《几何惊梦》
前年八月,就买了一本席慕容的散文集,同时还买了一本林语堂的,可是到如今林语堂的那本散文集已经看得差不多了,而席慕容的我翻来覆去的却也读不下几篇。想来也是浮躁的心理,在阅读的时候也不例外,因为怎么说读席慕容的散文都比不上读林语堂的来得痛快,席慕容写得太细腻了,也写得太温情脉脉了,都是一些生活的琐碎之事,经过一段岁月的沉淀,在一种怀旧的情绪之中不紧不慢的娓娓道来,自然是有一番滋味。可是年轻气盛的我怎么也安不下心来读这类情文,我还想如果是放在初中或者更小的时候,我或许是会喜欢上她的散文的,因为我总觉得在这么一个懵懂的时候里,人是需要一些健康的情感经验积累的,尽管不是自己的,可也足于自我培养了一种生命的气息。但我已经错过,以至于形成了今天这种有点浮躁的心态,在阅读的时候也免不了偏执。
也许是与昨天的英语考试有关吧,今天随手翻翻席慕容的散文集,就喜欢上了她的这篇《几何惊梦》,文章写的是她初中时候对数学考试的害怕,以至于连夜里做的都是噩梦了。其实说真的,像她那样极端的害怕考试,我也不曾少过,只不到我害怕的是考英语,她害怕的是考数学罢了。昨天的英语考试就很糟糕,那份紧张搞得曾经记过的单词一个都想不起意思来了,脑袋中一片混沌,连看到的英语字母都变成一个个滚动的足球了,心中又凭空地生出了几份兴奋,于是更是搞不清楚英语短文的意思了。这跟席慕容写到她上数学课时的情形差不多,那个时候万般无奈的她唯一能做的事就在所谓的“天书”上画图,一个学期下来,也实在是蔚为大观。有趣的是,她的课本被拿去给那些在理工学院读书的男生看过之后,二十年后人家记得她还是因为那本特别漂亮的数学课本,而她说后来去学画画在很大的程度上也是给数学老师逼上这条路的,甚至她感叹“除此之外,我无路可走”……
“除此之外,我无路可走!”这句话到底让我想起高中的时光来了,早在高一我也就想到我今后除了学中文外,也真是别无选择了。那时候,物理化学一塌糊涂,数学也学得马马虎虎,一无所长,也真如席慕容所说的,我们那个地方一样的重理轻文,学文科的人在学校都难以抬起头来,来学文的大多都是对理科绝望的,一样的逃兵,畏畏缩缩的如同夹着尾巴的耗子实在没有什么骄傲可言。
高考报考的时候,我遵从心里的想法,所填下的专业都是中文,也仅仅是中文,一往无前,死心塌地的。可等到上了大学后,才知道就是要学中文的也得考英语,英语的四六级考试关系到你今后的考研等等,总之事情并没有我想得那么简单,一切噩梦都还在继续。可上大学来除了看课外书外就不曾正经学过什么英语了,用妈妈的话说为了以后的前途,我还得把英语学好啊,为此日子还是难过,苦海也不曾脱离。现在想来上大学的日子里跟高中的时候也没有什么质上的区别,都二十来岁的人了还在接受同一种调调的教育,把我们迈向身心成熟的年龄往后拖了一个把尺,叫人还在为着一纸的成绩流泪痛苦黯然神伤。
席慕容最后终于满怀庆幸地说:终于长大了,终于脱离了苦海了。那个苦海一样时代……我终于不必再回去了。她有的是梦醒后的阳光,而不是梦魇中的阴霾了。可我的梦还在继续,发霉的气候里还见不到明媚与灿烂!
5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