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天置业给谁敲响楼市泡沫的警钟----做点补充

(2007-11-26 08:53:11)
标签:

证券/理财

    深圳中天置业一夜之间携巨款出逃报道后,在房地产界引起震动,因为象中天置业这样的房地产中介巨头,突然垮掉并人间蒸发,债主找上门来却是人去楼空,绝对是很多人始料不及的。看到房价登登地上涨,几乎很多的投资者可能对房价上涨仍报有虚幻的预期。我觉对到目前,房地产已经十分脆弱,其崩塌的速度与时间可能让所有的人始料不及,正如美国次级债危机出现一样,所有的顶尖评级机构及美国花旗CEO都不能预料的,因为表象与人们的高度乐观与麻痹都会阻碍人们的正常思维,从而做出错误的判断。对于人民日报的分析,我很赞同,但我认为多数房地产中介已经不是简单的中介了,而是变相融资的银行了,他们会以月息6%以上的高息引诱民间资金投资到房地产企业去,正像我前面文章说到的,房地产业的资金成本越来越高,资金链越来越脆弱,一旦房价不能再按其设想上涨,或者资金链上端的任何一环出现问题,比如房产商因为赌博或者触犯刑律,或者其它的任何风险,也就意味着地产这条线将整个崩溃,中介与地产商都会损失惨重,甚至走上不归之路,我这里主要补充的就是中介机构已经成为了高息融资机构了,而不是简单的房产中介了,往往很多租赁、担保公司经营的也是这种融资业务。所以对于许多泛滥的房地产股票,投资的时候还是要小心谨慎的。 

 

    下面是人民日报文章

 

           人民日报:中天置业给谁敲响楼市泡沫的警钟

               2007年11月26日 人民网—人民日报
 “炒风”一片,造就了房产中介业的“繁荣”。图为深圳市南山区一住宅小区,地产中介云集。在鼎盛时期,竟然有18家房产中介公司在该小区“扎堆”。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11月14日,深圳天安国际大厦C座17楼的“中天置业”总部,大门紧锁、债主纷纷上门。

  当日,“中天置业”总裁蒋飞卷款失踪的传闻得到证实。深圳警方说,截至21日,已接到深圳23名购房者报案、涉及款项2600余万元。
  业内人士和专家说,“中天置业”给楼市交易、房产中介、市民消费、政府监管都敲了一声警钟。
  楼市“高温”,带来房产中介业的火爆
  在深圳,初来乍到的年轻人急于买房,创业小成的中年人或是另购新房、或是换购大房,更有投资意识强的加入置业投资队伍、甚至成为专职“炒家”。今年上半年,深圳房价全国涨幅最大,二手房换手率也最高。
  楼市“高温”,带来房产中介业的火爆。自1988年深圳出现内地第一家房产中介,目前该市登记在册的房产中介机构已达500多家,街头随处可见紧挨的多家房产中介店面。
  2003年3月,从四川乐山来深圳打工的蒋飞成立深圳中天置业评估有限公司,由罗湖4家中介店铺起家、快速扩张,到2006年底,“中天置业”已拥有深圳、上海、成都等地房地产经纪分行150余间、员工2000多人。
  曾经的“全国房地产经纪百强企业”一夜崩盘,专家认为,这说明“房产中介业内潜伏着的深层病症已经暴发”。
  钻“空子”,房产中介“拆东墙、补西墙”
  “中天置业”是如何在短短几年时间里,从4家门店快速膨胀到150多家的?知情人士告诉记者,靠的就是“拆东墙、补西墙”,挪用客户资金。
  目前,中介公司参与房屋交易时,一般都是要求购房者将首期款打入指定银行账户,进行资金监管。等到国土房管部门办理手续、交易合同生效后,中介公司才会把房款付给卖方。这样,购房款在中介公司账户上会停留一段时间。
  此外,许多二手房往往是按揭购房、房贷尚未还清,二手房交易要求必须还清房贷、即“赎楼”后才能交易,但银行在未还清贷款时不会向售房者贷款“赎楼”。业内人士说,这也给一些房产中介提供了方便。
  2006年3月,蒋飞在“中天置业”旗下成立“中天长盛”担保公司,为售房者办理“赎楼”按揭贷款作担保,但银行将贷款付给“中天长盛”后,“中天长盛”却未将贷款及时付给售房者原贷款银行“赎楼”而是挪作他用。
  房产中介在二手房交易中,可以利用收、付款的时间差,挪用客户首付款以及银行贷款,去炒楼、炒股、开设门店,而开设的门店越多,吸纳的房款就越多、可以腾挪的空间就越大,很多中介公司乐此不疲。
  专家认为,房产中介的“拆东墙、补西墙”在房产“牛市”时不易出问题,但在楼市不景气时风险就会暴露,“中天置业”作为业内知名中介一夜倒闭就是典型的恶果。
  问题焦点:二手房交易资金监管不严
  “中天置业”的一夜倒闭,让房产中介的诚信度急剧下降,许多置业的市民均不愿向房产中介交纳购楼定金。业内人士担心“中天置业”的倒闭,会在房产中介业产生出“多米诺骨牌”效应。
  有专家从“中天置业”倒闭、蒋飞卷款逃逸事件中认定,问题的焦点在资金监管。
  2007年1月22日,建设部、央行联合发布《关于加强房地产经纪管理规范交易结算资金账户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房产中介必须通过银行专用账户结算交易资金;深圳更早在2006年底出台《深圳市房地产经纪行业管理办法》,规定未来的方向是通过独立的第三方监管房产交易资金。
  但据“中天置业”高层说,“中天置业”也在银行开设了专门购房资金监管账户,“但并未完全执行”。
  深圳市房地产业协会在“中天置业”倒闭事件发生后,近日要求会员单位对任何监管资金都汇入银行账户。美联物业市场研究部主任徐枫说,需要政府房产管理部门指定或认可的第三方机构来对交易金进行监管。
  今年8月1日起实施的新版《深圳市二手房买卖合同》中,已特别增加了交易款项监管条款。该市国土房产局负责人表示,政府主管部门将加强房产交易款项监管条款的实施力度。
  中介“乱相”是楼市“泡沫”的警钟
  9月底,央行出台房贷新政,敏感的深圳楼市的风向标开始摇摆。
  今年,深圳楼市“金九银十”的季节风光不再。据统计,“黄金周”期间,深圳楼市仅成交82套,11月18日新房仅成交68套。近日,一些楼盘纷纷降价、打折,一些房产中介关门、裁员、转让。
  “中天置业”的一夜倒闭,更被视为是对楼市“泡沫”的警钟。据《深圳蓝皮书:中国深圳发展报告(2007)》:深圳楼市短期炒房迹象明显。该市去年的置业者中30%以上在取得产权证后半年内转手;今年前三季度,商品房购买者的30%以上为以投资为目的的境外人士。
  “炒风”一片,造就了房产中介业的“繁荣”,而房产中介挪用客户资金参与炒房等违规行为,又助推了房价的快速走高。
  深圳市社科院城市营运中心主任高海燕说,房贷新政等调控手段打击“炒房”、使得深圳楼市进入回调期。她认为,尽管近期深圳楼市低迷,但它是开发商和消费者互相观望的结果,应该进一步通过相关政策,固化“回归理性”的调控成果。本报记者 胡 谋

 

 

     本人只是补充点自己的看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