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毁灭一切的房地产泡沫制造器--融资(增发)与借壳上市

(2007-09-02 13:00:31)
标签:

证券/理财

分类: 股市天下
    看到这些年中国几乎所有的上市公司都去做房地产,我心理都不是滋味.有的是自己做,有的是集团公司做,有的是把上市公司代码借给别人做,其实都是在骗银行的钱,赚取高额利润.说穿了都是拿银行的钱做房地产,高价卖给百姓.
    现在开始房地产宏观调空,谁都知道,只要将银行进入房地产的资金扎断了,这些房地产开发商迫于还钱的压力,也必须赶快卖房,也不敢囤积房产与土地,也不敢空置房源抬高房价.
    但是现在呢?不断银行的资金没有有效的扎断,相反房地产的大笔大笔的增发融资却在大行其道,因为这种融资比银行贷款还好,根本不要还本.同时房地产借上市公司的壳,把吹得无比大泡沫的不动产转嫁给全国的普通投资者,试想一下,如果未来上市公司中都是房地产,将来地产泡沫破灭的时候,股市又会是怎样一种凄凉境界啊!想想都后怕.可以说目前正是房地产商积极寻找转嫁风险的最好对象的时期,这个对象就是中国的全体股民,房地产资产的股票化就是最高明的手段.实际上中国与日本是有惊人相似之处的.
 
      下面摘自一位学者的分析(本人认为很有道理),供大家学习:
    中国的此时和日本的彼时有着惊人的相似,过于汹涌的资金追捧已经使房地产公司的股价高的令人胆战心惊,100多倍市盈率的地产股动辄皆是,*ST金泰更是凭借一纸遥遥无期的资产注入计划,创下了连续42个涨停板的历史纪录。从价值投资的角度来说,这已经是令人绝望的态势。

  倘若现在决策层仍然放任房地产企业不加限制的融资,甚至大力鼓励房地产企业借壳上市,定向增发等。由于缺乏必要的制度制约,地产商高额融资后,必然进一步圈地囤地,操纵开发节奏,进而推高房价,同时将所有风险都转嫁到广大投资者身上。这种“囤地大法”在各国房市泡沫中已经被印证过是百试不爽的印钞机。建设银行研究部不久前出台的一份《下半年经济金融形势分析与预测》报告也指出了地产商的“猫腻”,该报告显示,2001年初至今年5月份,房地产开发商累计购置土地面积21.62亿平方米,但实际仅开发完成12.96亿平方米,不足购置面积60%,相当数量的土地被囤积和倒卖。

  事实上,我们并不能责怪房地产商的“奸猾”,反倒是有关部门的诸多隔靴挠痒、南辕北辙的政策令人心痛,利用监管层的麻木和对市场力量的曲解,房地产的上市公司才相继推出一幕幕融资大戏,频频演绎着知识经济时代不该发生的地产财富神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