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远亲通婚程度较高人群中高癌发率现象及原因分析

(2010-09-04 08:16:45)
标签:

远亲通婚

异族通婚

基因变异

癌症发病率

杂交变异致癌

健康

分类: 杂交致癌杂交致病

 此文已发表在《医学与哲学》2005年第26卷增刊

         远亲通婚程度较高人群中高癌发率现象及原因分析

刘先志

摘要:本文对杂交变异致癌说作了阐述,并对中国部分少数民族远亲通婚程度和癌症死亡率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结果显示:远亲通婚程度较高的民族,其癌症死亡率也较高;反之亦然。本文指出其原因在于:人群中盲目推行的远亲通婚的规模越大、杂合度越高,则会导致有害的基因变异(包括致病、致癌的基因变异)也就越多,癌发率也就越高。

   关键词远亲通婚;异族通婚;基因变异;癌症发病率;杂交变异致癌

Analysis of the phenomenon of higher cancer incidence in the population with higher degree of distant consanguineous marriages and its cause

LIU Xian-zhi

Southwest Institute of Technical PhysicsChengdu 610041, China

Abstract: The hypothesis of hybrid variation-induced cancer is illustrated in this paper.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distant consanguineous marriages and cancer mortality in a group of selected Chinese minorities was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higher degree of distant consanguineous marriages, the higher cancer mortality in the population of the minority studied, or vice versa. It is indicated that harmful variations of gene (such as pathogenic variation of gene, carcinogenic variation of gene) may increase with increasing the scale of distant consanguineous marriages and increasing the level of heterozygosity in the unconscious population. These gene variations result in higher cancer incidence.

 

Key Words: distant consanguineous marriages; mixed marriages; gene variation; cancer incidence; hybrid variation-induced cancer

 

1  引言

作者多年前撰写的《杂交变异致癌说》[1] [2](以下简称文献[1]),根据人类癌发率与人类远亲通婚之间存在着的大量正相关现象,根据杂交可带来变异包括有害变异的生物学规律,根据人类遗传学家斯特恩的《人类遗传学原理》[3]著作中的关于远亲通婚也有某些弊病的论述,并根据某些动物及植物的杂交可大量自发产生肿瘤的证据材料,提出了一种致癌新假说——杂交变异致癌说。 
          
                                
  
文献[1]指出了近亲结婚遗传和远亲结婚遗传各自的利与弊,并推导出了一个人类遗传发病率数学模型。该数学模型揭示:人类盲目地毫无限度地推行远亲遗传,则会造成人类遗传发病率增长的后果。该文指出了人类盲目推行远亲结婚远亲遗传的潜在危害和弊病:(1)将隐性致病基因的危害推卸给未来的世代;(2)增多人类遗传病的种类,增高人类遗传发病率;(3)破坏了人类自身的生物多样性;(4)违反了生物进化的规律;(5)破坏了自然的人类遗传生态。

文献[1]揭示了人类癌发率与人类远亲结婚遗传之间的正相关的现象:对于远亲遗传程度较高的国家、地区、城市、人群,其癌发率较高;对于远亲遗传程度较低的国家、民族、城市、农村,其癌发率较低。

    杂交变异致癌的初步原理性解释包括有:(1)负杂交优势癌因说,(2)混杂基因失调癌因说,(3)杂交组成癌基因说,(4)抗癌基因杂交缺损说,(5)杂交细胞弱连接力癌因说,(6)杂交体微观环境变异诱癌说,(7)过度远亲遗传增高癌发率说。

   文献[1]中粗略推导出了一个杂交缺损抗癌基因的数学公式:P = d/( 4L) 。式中的L表示父母染色体长臂的平均长度,d表示父母染色体上的抗癌基因之间的距离或间隔。通过该数学公式可以看出:两远亲父母的遗传体系相距越远,其后代患癌症的比率则越高;远亲遗传与癌症是一种概率性因果关系。

   文献[1]指出癌症是遗传因素和环境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并用数学公式描述了癌症与远亲遗传和环境之间的综合关系。论述了近亲遗传的癌症与远亲遗传的癌症及癌因的异同及联系,指出:在探讨某些近亲遗传的高癌发率现象时,既要注意到近亲遗传与癌症的现实相关关系,还要注意到历史上的远亲遗传与癌症的联系。

   文献[1]指出:人类所面临的其它一些尚未彻底弄明其病因的疾病(如心血管病等)也有待于从远亲遗传的杂交变异方面找原因;今后当建立一个新的学科——远亲遗传病因学或病理学。

   文献[1]最后呼吁重视保护人类自身的生物多样性;呼吁对那些并没有受到什么近亲遗传的危害,相反还受益于近亲遗传的村落部族民族,进行遗传隔离保护;呼吁注意减少种族间以及中国北方人与中国广东南方人之间的较远的通婚危害和风险。

   文献[1]虽然列举了不少支持杂交变异致癌说的证据和材料并进行了分析、研究,但此还需要有更多的证据材料加以充实。

近几年来,作者在一些专家学者帮助下,又获得一些资料和材料,其中包括国外学者Denic Bener撰写的论文Consanguinity decreases risk of breast cancer [4]。该文的分析结论与“杂交变异致癌说”有不谋而合之处。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中国拥有丰富的人类遗传资源和样本。在癌症病因的探讨过程中,中国各民族的有关资源、数据和材料,值得进一步发掘、研究。

 http://s10/middle/4b375320x8f643af97529&690

http://s4/middle/4b375320x8f643d76a563&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