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痛悼念恩师费名琰(夜山)先生


标签:
京剧情感 |
分类: 梅子日记 |
名琰艺家荣归天国http://s10/mw690/001noRUszy6WM5h4JQda9&690
惊闻讣讯,江河呜咽,草木同悲。字字泣泪,万世永伤。2015年11月4日下午17时,费名琰先生因患急性心衰抢救无效与世长辞。我怀着极其沉痛的心情,深切悼念我们永远敬仰的夜山老师,太多的伤感,太多的不舍,还望先生一路走好。。。。
费名琰先生1952年出生上海,中国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 2003年通过网络(戏迷聊天室)认识先生,为了方便大家演唱,曾编辑录制50段京剧伴奏,全部上传中国京剧艺术网伴奏曲库共享。京剧曲牌《夜深沉》伴奏、京剧曲牌《梅花》降E调伴奏、胭脂河-千绳绕万藤缠的伴奏、张建国“六六初度”伴奏、京剧《满江红》伴奏、水调歌头伴奏、《大唐贵妃》长生殿前七月七伴奏、京歌《青衣》伴奏等,目前为止共69段伴奏,全部上传。费名琰先生创作演唱的京歌《咏梅》、《珠帘寨》伴奏和演唱一直很受戏迷钟爱。京剧知识资料、京剧教学录音录像依然在网络流传深广,伴奏、演唱、文武场、琴谱制作,可算得六场通透。
费名琰先生的祖父费宣若(名化农,号耕云馆主)又名费铎,(1898年~1974年)老人饱学儒雅,诗书画印,四艺俱精,一生从事教育,为丁仪校注的“诗学渊源”,给后人留下极其丰富的诗学资料。以耕云、幼农、弦歌楼主署名的京剧评论文章,观点鲜明,文字犀利,褒贬得当,为读者和梨园界称道。
先生在网上找到宁波图书馆民国版的宁波日报,如获至宝。祖父曾任宁波日报副刊编辑,常写些京剧方面的文章,并找到了祖父撰写的七十余篇关于京剧的文章,他把22篇祖父旧作 《歌坛偶忆》文章整理后发布在博客。博文中写道:京剧界乃至戏曲界,似谭家艺传七代为绝无仅有。老一辈知道的是谭富英,那是唱的真好,我们一代比较熟悉的是现代京剧“沙家浜”中扮演郭建光的谭元寿,文武双全,再传的谭孝曾和谭正岩虽比不得先祖谭富英,但确实是得到真传的。祖父的京剧评论文章至今已整理考释四十余篇,很少没有批评的。
费名琰先生制作的《珠帘寨》伴奏和演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