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足群殴,亚足联处罚为何只是罚款?!

标签:
足球体育澳大利亚队亚足联中国足协女足 |
分类: 杂谈 |
如果不是发生在中国队与澳大利亚队之间的那场群殴,我相信很多人并不知道女足亚青赛正在武汉进行。女足打架本来就是少见的事情,何况这次还是在咱中国女足的家门口,所以,在过去的三天时间内,国内的媒体对于这一突发事件进行了足够充分的报道。而与媒体的热情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足协始终未就此事进行任何公开的表态!不过,亚足联的反应总算还可以,8月6日下午,也就是“群殴”发生三天后,亚足联纪律委员会公布了处罚决定:除了比赛中被裁判直接红牌罚下的澳大利亚队球员希曼被罚3000美元并停赛4场外,对于参加群殴的队员则没有任何个人处罚,只是给予了澳大利亚队罚款4000美元、中国队罚款2000美元的处罚。而且,更为让人意外的是,此前国内媒体从未提及的现场球迷的表现的问题,也被亚足联单独拎了出来,并将“管制不力”的中国足协也顺道罚了3000美元。很显然,这一处罚与此前媒体所认为的澳大利亚队面临亚足联重罚还是有着比较大的出入的,基本上也就相当于各打了五十大板。那么,为何亚足联对于参与群殴的球员并没有施以重罚呢?
首先,我觉得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应该认真地研究一下事发的经过。老实讲,国内媒体关于这事的报道几乎全是一边倒的,认为责任完全在于澳大利亚队一方,但对照阅读了国内媒体及澳大利亚方面的相关报道之后,我发现围绕这次群殴至少可以采撷到以下几个方面的信息:
1.澳大利亚队认为裁判明显偏袒东道主中国队,尤其是最后时刻的任意球应该是点球;
2.中国队在比分领先的情况下确实存在着拖延比赛时间的问题;
3.澳大利亚队的队员在比赛中及比赛后心态一直都不是很平衡,多次出语伤人;
4.赛后握手时第一个倒地的澳大利亚队员摔倒的原因存在巨大争论,中国队称其是自己没站稳倒地,澳大利亚队则表示是中国队队员将其击倒;
5.澳大利亚队队员多人出手攻击中国队队员,中国队门将张越为重点攻击对象;
6.澳大利亚队除了动手攻击中国队的队员,还损坏了球场边及休息室的部分设施。
基于以上的信息,我个人得出的基本判断则是:
1.作为东道主,中国队在裁判方面至少没有吃亏;
2.比分领先后,中国队确实有拖延比赛时间的行为,结果惹得澳大利亚队员“怒火中烧”;
3.输掉比赛后,澳大利亚队很清楚自己已经出线无望,所以借题发挥,借机发难;
4.如果再客观一些,中国女足的姑娘们在冲突的过程中也绝不会像有些媒体所描述的那样理性与克制。
事实上,亚足联的处罚结果与上述分析可以说也是基本一致,那就是虽然是澳大利亚队球员率先挑起争端,但中国队队员也同样进行了“自卫反击”,所以罚澳大利亚队4000美元、罚中国队2000美元也是区分了主要责任与次要责任。
不过,面对这样一份处罚,很多人可能感到有些难以理解的是:最近一段时间,中国足协在打击球场暴力方面可谓频出重手,推倒裁判的全运会天津队球员甚至遭到了终身禁赛的处罚。为何发生亚青赛上的群殴,亚足联最终只是罚款了事呢?
其实,回答这个问题应该说并不困难,亚足联对于此次群殴的处罚一方面是依章处罚,一方面又是注重教育,而中国足协的处罚尽管看上去也是依章办事,但在选取相应的规定条款方面,却进行了情绪化的选择,即是强调“从重从严”,几乎没有再考虑给赵世桐这样的年轻球员一次“重新做人”的机会。
回顾过去几个月中国足协在处罚球员方面的速度与力度,可以发现中国足协已经明显领先于亚足联,这一方面显示南勇迫切希望通过“大棒政策”来整肃中国足坛,一方面也显示中国足协还依然存在着明显的情绪化管理问题,不是通过权威来让相关球员心服口服,而是用权力压得相关球员不得不服,而如此管理的效果,显然值得商榷。
顺便说一下,有在武汉采访这一赛事的同行称,其实从一开始中国足协的官员们就希望媒体低调对待此次群殴事件,甚至最好不进行报道!虽然这说法是否属实尚待证实,但中国足协在群殴事件发生后的整体表现着实难以恭维,与处理国内球场冲突时的“杀气腾腾”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如果中国足协永远只知道“窝内横”,一旦对外便缺乏应有的“血性”的话,那么我们几乎可以断言,不论它也国内采取如何严厉的惩处,都将难以真正树立起自己的权威来,甚至反而更容易让外面的协会看低、看扁,最终落个“里外不是人”的下场!
http://imgcache.qq.com/ac/b.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