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取消福利防啃老”是良药还是毒酒?

(2012-03-13 14:41:48)
标签:

啃老

老养小

景天魁

政协委员

取消

社会福利

鞭策

杂谈

分类: 时事内参

    据调查显示,中国有65%以上的家庭存在“老养小”现象,30%左右的青年基本靠父母供养。全国政协委员、社会学研究所原所长景天魁称,应激励啃老族自立自强,取消其享受各种社会福利的资格,以起到鞭策作用。(3月12日《广州日报》)
    真是恨铁不成钢,为让数量庞大的啃老年轻“寄生虫”早日“断奶”,方方面面可谓煞费苦心。比如,江苏立法规定“有独立生活能力的成年子女要求老年人经济资助的,老年人有权拒绝”;专家呼吁“自强教育从娃娃抓起”……由是观之,景天魁委员一番“取消啃老族享受各种社会福利资格”的谆谆之言,也是“情到深处有怨尤”使然,初衷良善。
    但是,仔细咂摸,此建议颇有些“理想主义味道”,比如,其提出“取消其享受各种社会福利的资格”的适用条件,是“屡次拒绝就业建议,长期赋闲在家的年轻人”,但问题是,未就业者众多,哪个部门来统计个人“拒绝就业建议”的次数?接受建议,上两天就“主动下岗”算不算拒绝就业?何况,每个人脾气有异,性格迥然,说不定“屡次拒绝”是明智选之举呢。还有,是否闲赋在家的调查工作由谁完成?……一系列问号注定难以拉直。
    退一步讲,就算操作性条件都具备了,也如愿地取消了啃老族相关的社会福利资格,是否就能促其知耻后勇,鞭策其奋发图强呢?事实是,现今各地方对闲散在家人员的福利政策,大多集中在有限时间内的最低生活保障金领取、提供贷款、创业补助、社保补贴等。这些有门槛要求、条件约束的资金支持也好,各项优惠也罢,哪个有“啃老”来得舒服、滋润、惬意呢?真的取消了福利待遇,没准正中某些人的下怀,更有理由朝老人“要吃要喝要票子”呢?
    “啃老”算得上是个社会“顽疾”——所谓“顽”疾,既指数量上的汗牛充栋,又指行为理念上的根深蒂固。中国的“啃老”人数到底有多少,景天魁委员引用的中国老龄科研中心统计的数据是,“65%以上的家庭存在‘啃老’问题,30%的年轻人靠‘啃老’过活。”啃老族中,常年在父母家中“蹭吃蹭喝”者有之,房子靠父母全付或者首付者有之……啃老之甚,可谓触目惊心。
    遗憾的是,对于“啃老”,各方都在“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巴望着“一招灵”来破解,很少去探究其深刻的社会根源。现实是,除了消极、恶意的极少数人以外,一般人都不愿意坐在家中吃闲饭、坐享“啃老”。他们更多有着不得已的苦衷,比如劳动力供大于求、专业与岗位不对口、就业机会不平等、发展路径不公平、收入分配不合理、权利和保障缺失等。支持性环境的匮乏,让苦苦挣扎的年轻人难以凭借自身奋斗去克服,逐渐陷入生存窘境。何况,父母爱犊的天然伦理亲情,以及我国独有的“家庭养老”模式,使父母无力对孩子说“不”,更不愿得罪儿女。
    所以,表面看来,对于“啃老”这个让人恨并痛斥着的“缺德”行为,拿寄生虫“个人开刀”似乎便可万事大吉。但实际上,其产生的深刻社会背景、各种的综合因素决定了缓解“啃老”难题绝对是个需要多方协作努力的系统工程,比如:改革教育模式、创设公平环境、加强就业服务、推进社会养老等——或许,“啃老”会让一些道德家感慨世风日下儿女孝心的堕落,但当道德所依附的“体制因素”没有给弱者足够的生存、发展空间,就此该拷问的,恐怕不止是弱者的道德自持,还有背后的体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