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租屋“分色管理”与公民“道德评级”
(2011-08-03 12:57:12)
标签:
常州
出租屋
分色
管理
铁牌
红黄蓝
安全系数
杂谈
|
分类:
时事内参
|
来常州需要租房的外来人员最近可以发现,一些出租屋门头上,挂起了印有“出租户”三字的铁牌,但是铁牌却分成“红黄蓝”三色,这代表什么?原来,蓝色的铁牌就是告诉你,这样的出租房安全系数很高,是“绿色放心户”,大可放心入住。据了解,常州正由市公安局户政处牵头,开展对出租屋进行分级分色强化管理的工作。(8月2日《扬子晚报》)
尽管媒体在连篇累牍的报道中,大谈“出租屋绿、黄、红分级管理,居民终于放了心”,但笔者的心一点也放不下,相反,愈发惴惴不安、狂跳不止起来——所谓的出租屋“分色管理”,看起来是给房子“分色”,其实是给人“分色”,其本质就是一幕权力自编自导的电视剧,无论你想不想,不管你愿不愿,生拉硬拽进来让你当主角演出,且把你的“演技”人为分出个“三六九等”。
当然,上得了台面的理由还是要找一找的,譬如“规范租赁市场,提高老百姓安全”之类的,而分类的依据和评色的标准也很是冠冕堂皇,例如“考量出租户的户主是否主动登记、督促租住人员及时办证”、“10分制积分评定,3分以下、3分至6分、6分以上的出租房分别是放心户、关注户和重点管理户,对应绿、黄、红三色”等。
由此,不禁想起同样发生在江苏省境内的政府给公民“评级”事件,想当初,徐州市睢宁县引入大众信用打分制度,据说是为了“形成守法守信,向善向上民风,满足百姓需求”,而其划分等级依据从银行欠贷到早点摆摊,从欠缴水费到家庭道德等无所不包,在一个以1000分为基准的级别评估体系里,分为A、B、C、D四个等级,对应诚信、较诚信、诚信警示与不诚信。
其一推出,舆论哗然,饱受诟病。相较之下,出租屋“分色管理”从理由、到依据、再到分级如出一辙。只不过,一个讲的是“公民”,一个说的是“出租屋”。但显然,于没有感情、没有思想、没有行动的“出租屋”来讲,其归根结底的评价还是要落实到“公民个人”,即“私房出租户”身上。
说到底,常州出租屋“分色管理”与睢宁县的对公民评级一样,就是行政力沿着权力路径走向了思维的偏执,把公民的一亩三分地归置成“自家的天堂”,臆想着自己是公民的“主人”,肆意裁量公民的“私德”,在模棱两可的条条框框下,成全自己掌控他人、左右民众的癖好。甚至于,在穿梭于权利各个角落之时,捎带着分得一杯羹,获得几分利。
所以,眼下看来,出租屋“分色管理”是否“管得了,管得好,管得住”租房市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缺乏统一规定和立法依据的情况下,一个地方政府逾越责任范畴,明晃晃地评判公民的私德,划定房子的等级——权力与权利的天平已然失衡,但放眼望去,到处还在为此鞭炮齐鸣,锣鼓喧天,这是一种怎样的悲哀?■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