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采购,尤须纳入“高清频道”
(2011-02-15 00:58:16)
标签:
宁夏
财政厅
900万
政府采购
招标
奥迪a6
公务用车
自主品牌轿车
杂谈
|
分类:
时事内参
|
宁夏财政厅斥资近900万元一次性采购25辆豪华奥迪A6一事曾引发广泛质疑,近日该公务用车中标公告的另一细节再次引起业界关注:在包括25辆豪华奥迪A6在内的最终中标的71辆公务用车中,仅有1辆为自主品牌轿车。(2月14日《经济参考报》)
在政府采购问题上,面不改色心不跳地追求“奢华第一、洋品牌第一”,宁夏财政厅不是第一个,估计也不是最后一个,比如,某市规划局对办公大楼改造工程的中央空调系统进行国内公开招标,通告中便明确要求“空调主机必须为进口品牌,产品为进口或合资产品”;再比如,某市公安机关曾冠冕堂皇地打着“工作需要”的幌子,采购规模238802473元,以每台近3万元的价格采购索尼牌笔记本电脑等。
对此类行径,普通公众义愤填膺“只买贵的不买对的”,舆论媒体道理铿锵“公车指定品牌采购要遏制”,专家学者义正词严“指定品牌违法”,再接着延伸开来,甚至还能上升到“挤压民族自主品牌”、“误导其他消费者采购倾向”、“增加腐败和暗箱操作空间”、“缺乏爱国思想”等层次上来。于是,“完善政府采购立法”“修改目前的独立审查机制”的良言善策呼之欲出。从某种意义上讲,此类用自上而下的配套改革、刚性制度来约束政府采购,于节约纳税人银子来讲“善莫大焉”。
只是,谁都不能不承认的一个事实是,一则,此类浩荡绵长的“系统工程”远水解不了近渴。二则,对政府采购,我们并不是缺失法律法规的支撑,而是缺乏职能部门对法律的信仰;我们也不是没有采购的条文规则,而是有太多“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明哲保身的“潜规则”挡路。比如,《政府采购法》明确国货优先和支持中小企业,但落实者就是对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再比如,随便打开任何一个政府采购网站,几乎都能够看到指定品牌采购公车的招标或中标公告,但只要没有民意反弹,就没有部门来监督和制止等。
更多时候,类似的开支和花销,在政府公开网站上要么难觅踪影,要么就是粗线条一筐,是一笔地地道道的“糊涂账”。比如,为什么要选择昂贵的、进口的笔记本电脑当硬盘用?不知道;为什么配发价值近3000元的冲锋衣作为工作服?不清楚……大量“不知道”“不清楚”的背后,是《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尴尬,天天呼号“阳光政府”“透明行政”的职能部门,依然把责任之内的“规定动作”,当成高难度的“可选动作”,对具体项目不愿公开、不敢公开,也不打算好好公开。
不过,好在,虽然我们相关的制度可能未必有别人先进,监管力量也可能一时半会儿难以变得强韧,但我们却有一股强大的规制社会秩序的现实力量——舆论监督与群众监督。纵观以往一些地方政府采购的案例,抓住“洋品牌”这个“狐狸精”,逮住“奢靡”这个“闹心鬼”的,大多是眼尖的网民和敏感的媒体。
看不清因果,就难以对症下药,有时候,我们常常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迂回纠结,反而迟迟找不到出口,就政府采购而言,为什么可以奢靡化、自由化、媚外化?核心问题恰恰在于政府采购从头到脚几乎都是“秘密”——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只要有完备真实的信息公开,只要各个环节都纳入“高清频道”,政府采购上的“斑斑点点”,就不是一般的“化妆技术”所能遮掩的。这一步甚至不需要专门的审计、监察力量,只需摊到网上晒晒,让众人瞅瞅。■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