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辅暴利:“人祸”背后的“应试之殇”
(2010-06-03 15:34:03)
标签:
教育
教辅
暴利
人祸
应试教育
|
分类:
时事内参
|
记者在安徽调查时发现,学生没有真正减轻负担,书包依旧被多种多样的辅导书占据。事实上,在行政力量的推动下,各个学校仅仅用家长签字的一张订书单,就可以顺理成章地继续进行着“统一征订”。除了各教辅出版社外,当地教育行政部门、新华书店、学校也在理所应当地分食着其中的高额利益,在清晰可见的教辅书暴利产业链条下,本应干净的义务教育产业,正面临着被蚕食和破坏的巨大危机。(6月1日《经济参考报》)
关于教辅暴利的问题,可谓是天天念叨、年年重复,只不过原来只是局限在对黑心出版商出些劣质教辅资料、个别学校偷偷摸摸地“统一征订”的批判上,现在像省教育厅这样的行政管理部门竟然也双腿沾湿、大脚一跨,豪放异常地迈了进来,真有些叫人“无语凝噎”了。看来教辅的这块“肥肉”的确“油水不凡”,惹得管理者、出版商、审定者、书店、学校等“竞折腰”。
这其中缘由,人们不必伸着脖子问,只要闭着眼睛想一下就该知道,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在白花花的银子面前,什么规定、办法,什么三令五申,都像打在棉花堆上的拳头,轻飘飘、软绵绵,加上监管部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监守自盗”,教辅涉及到的从出版商至学校的整个产业链条的“集体失身”也就不足为奇了。
不过,在感慨“利益”这根魔杖点石成金,谴责教辅产业链上诸多丧失道德良心、只管“向钱看”的参与者的同时,我们还要进一步追问——到底是谁为暴利的存在发展提供了丰厚的土壤?那些见不得光的教辅材料如基础训练、大考卷缘何没有“见光死”?除了那些既得利益者,有谁愿意甚至乐见“统一征订”的存在?
事实上,无论出版社对教辅资料出版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还是学校的“曲线救国”——没“强买”言辞、却达到了“强卖”效果的列名单,甚至于教育行政部门的下达“推荐使用”的“尚方宝剑”,其实有一点他们都心知肚明——为了让孩子考出心仪的“高分”,家长们会不惜钱财、悉数购买。说到底,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只要打出“高分”的招牌,所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者都会心甘情愿地“上钩”。
可以说,“提高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负担”已喊了许多年,但结果却差强人意——各中小学以应试教育为主导的教育评价体系并未得到多大改观,“唯分至上”“唯成绩至上”的功利趋势越加明显。在这种语境下,作为书本埋单者的家长们,为了孩子的未来,哪怕是一场赌博,也不愿放弃。加上如今的教辅市场良莠不齐、鱼目混杂,他们干脆免了眼花缭乱的麻烦,做个顺水人情罢了——因为即便是没有谁的推荐,他们也还是会不遗余力地从教辅市场上搬来一本本习题册、一堆堆试卷集放进孩子的书包里。
所以,如今已然形成的环环相扣的教辅书暴利链条,其实暴露了“人祸”背后的“应试之殇”——钻进“只要应考科目”“只要书本至上”的“死胡同”,唯分数马首是瞻,必然造就急功近利的“强逼教育”,造就见钱眼开的“利益者”。而显然,只要教育评价体系不变,只要应试教育模式不改,类似教辅暴利这样的“人祸”很难有什么根本性改观。而可叹的,惟剩下孩子们日益沉重的书包,和日渐沉默的“花样年华”了。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