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警惕高中生弃考成汪洋之势

(2009-05-04 15:47:44)
标签:

警惕

应届

高中生

放弃

高考

改革

教育

分类: 时事内参

警惕高中生弃考成汪洋之势

    前段时间,重庆有上万名应届高中生放弃高考的消息经媒体报道后,一石激起千层浪,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对弃考原因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为此,记者开赴重庆开县,对弃考原因进行了深入探索,将弃考原因归纳总结。找出弃考原因主要为: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难、学习成绩跟不上三个方面。(5月4日《人民日报》)

    弃考原因是找到了,我们却无力改变弃考的事实,让那些历经十年寒窗的学子们重回高考轨道上来。并且,更让人忧心的是,重庆高中生弃考还不是个例,这样的例子俯首可拾,数字之多令人瞠目,如绍兴市今年有1000多名高中生弃考、湖北省约有2.6万名学生放弃高考……

    或许有人会说,放弃高考未尝不是明智的选择,大学不是锦绣前程,未来的机会还很多,自学、就业后再深造等都是可选项。但问题在于,在现有的教育体系框架下,自学、就业后再深造等会成为比在学校接受教育更完美的途径吗?而且,当弃考不再是个例,不再是沧海一粟,而成汪洋之势时,我们还能有力量改变知识之海的流向吗?当奔腾的知识之海变成一潭死水时,我们民族的大海还会有生机力量可言吗? 
    这绝不是危言耸听,如今,教育成本的提高、就业的困难重重、教育体系的不完善等都成了弃考事件的酵母。假如某一天,高中生、家长、教育人士、评论专家都将“弃考”当作一种“理所当然”时,我们的教育将成为彻底失败的教育,我们的民族也将是没有前途与希望的民族。而我们,都不希望此类事情的发生。

    要防止更多学生的弃考,是我们要亟待解决的问题。而在这方面,仅仅依靠某个部门、某个学校、某项制度或某些条例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要改变更多意识领域的东西,努力打造“学习型”的社会,树立更多“知识改变命运”的典型,让所有人获取知识成为一种常态,成为人们的一种自然选择,这样,从外围环境上,为学生营造了学习型的氛围,防止有人鼓吹“弃考”的耳边风。

   另外,要果断采取一系列与高考相关的改革措施,比如:改变传统枯燥乏味、重负难当的应试教育,向培养全面发展的素质型学生靠拢;改革现有的重理论、欠实践的高等教育模式,培养理论精、实践能力强的社会需要的“动手型”人才;降低读大学的费用,特别是对农村学生、低收入家庭学生进行有效的资助,不让学生因交不起学费而放弃学习;扩大社会就业岗位,让大学生摆脱就业难、收入低的窘境……

    可见,防止更多高中生弃考,“牵一发而动全身”,需要各方人士的建言献策、身体力行,需要政府部门的密切配合、统筹规划,改革之路定是崎岖而艰辛的。但是如果因为艰辛而不去解决考生担忧的问题,或者不能让人们看到将要解决的希望,那么可以肯定的是,弃考事件将加剧蔓延。而让“自然而然”的弃考成“汪洋之势”时,我们恐怕只能望洋兴叹,悔之晚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