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同路人》唤起心灵的净土
(2012-06-27 14:56:10)
标签:
天雷同路人文化传媒影片杂谈情感 |
分类: 天雷-作品 |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你曾经有参加过公益活动的经历吗?
《同路人》一部感恩题材的电影,以寻找一位救助自己名叫同路的好心人为主线,以小见大,感人至深。现代社会,金钱、地位和权势渐渐吞噬了人们内心的温存和感恩的心,匆忙的生活节奏让人们忽略了很多柔性的情感。该影片的主题就是让人们怀揣着一颗感恩的心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让冷漠的社会变得充满阳光。
《同路人》唤起人们心灵深处已被尘封的东西,很好的呼应了和谐社会的主题。红十字会就是一个遍布全球的慈善救助组织,主要职责是开展救灾准备工作,组织社会募捐,弘扬人道主义活动等。社会中还在不断的兴起各种类型的救助组织,来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弱势群体,影片中同路就是这样一个自发形成的民间组织,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回报社会。
主人公李宝恩是个善良、知恩图报、感情细腻的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帮助和感化身边的人,鲜明的塑造了一个懂得感恩,执着寻找捐助者的农村小伙。同路组织的发起人老张头以一个宿舍管理员的身份出现,是影片的灵魂人物,通过老杨的介绍让人们了解了老张头的背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人,是那么的默默无闻。影片中金鱼城为联系主人公与同路的一个纽带,让两个人的关系变的更近,使故事最后揭示同路的身份做出铺垫,更催人泪下。林熙的出现则让李宝恩阐述李寻找同路的具体原因和他自己背景故事,她成为李宝恩寻找过程导向者和陪同者并引领故事情节的发展。张叔这个人物烘托李宝恩的善良和感恩的赤诚之心,因为与服务员的辩论,让张叔被感化,加入到奉献社会的行列中,改变了他人生的方向。在继寻找失败后,宝恩母亲生病,使同路的出现有了新的线索,王总的“以假乱真”,使事实一点点浮出水面,最后通过王总向人们讲述李老张头的故事,揭示了已经去世的老张头就是宝恩一直以来苦苦寻找的同路,霎时,让人们潸然泪下,默默无闻的帮助他人,静静地离开人世。
影片的结尾,当李宝恩看到桌上放的同路的遗照,还有老张头放在铁盒里的自己之前给同路写的信件时,让人倍感心酸,这样的结局也让人们有些吃惊,一个默默无闻的老头竟是十五年来捐助自己的人,他不求回报,要的只是一种欣慰、一种满足。其实每一个人都能成为同路,让我们付诸到行动中,让自己的心灵更丰富、更充实,大多数人都感受不到像李宝恩那样人的生活,十块钱对我们来说是可有可无的概念,但对他们的意义却更重要,这也是影片想表达的,呼吁更多的人来关注社会问题,关注弱势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