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冀进入多雨模式,防灾防汛是大事
(2014-06-16 11:22:41)
标签:
模式大雨两地夏季北京 |
分类: 社会写真 |
京冀进入多雨模式,防灾防汛是大事
今天北京青年报刊登一篇文章,题目是《本周京城或将一天一场雨 开启“多雨模式”》,同时我们发现“中国天气网”也有一篇文章,标题为《未来一周河北全省开启降雨模式 多雷雨局地大雨》,两篇文章大意均是两地本周进入多雨天气,提醒居民防雨,不要出现次生灾害。
其实从媒体消息来看,京冀两地早已进入夏季防灾阶段。昨天晚上的北京,狂风暴雨交加,门头沟、房山、通州、朝阳等区县相继发布了暴雨蓝色预警。到晚上23时,通州的暴雨预警信号已经由蓝色升级为黄色。可见近期的天气,尤其是大雨可能会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一定的影响,迅速发布的暴雨预警信号也在提醒人们,进入汛期,不仅仅出门带把伞的事情,而是应该防止大雨给自己造成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
6月1日,河北邯郸一所大学16名同学在邯郸市滏阳河畔举行生日聚会,不幸发生意外落水溺亡事件,一名落水学生及两名施救学生不幸遇难。而每年夏季各地媒体总回报聊出当地学生或者孩子溺水的消息,因为夏季雨水多,各地池塘、河流水位上涨,而孩子们天性喜欢玩,所以每逢夏季来临,无论是家长还是学校都会提醒孩子们不要到河边玩,要警惕落水。但是情况总是会发生,可见仅仅教育他们不去水边玩耍是不行的,教会孩子们遇到紧急情况的救助方法,教会他们保护自己保护同伴的生存之道才是最重要的。
京冀两地同时宣布进入多雨模式,实际上是在提醒人们汛期到来,工作和生活都要注意。邯郸大学生溺亡的情况令人痛惜,但是多雨季节避免更多的类似事件发生才是更关键的。比如京冀两地的人们本周出门,首先要考虑下雨了会出现什么情况?今天出门坐地铁、开车还是骑自行车,如果遇到雷阵雨怎么办?雷阵雨不仅仅是防雨,还要防风、防雷击,城市里很多广告牌,遇到狂风可能会有被刮下来的危险,如果在城市街道行走或者骑自行车,雷雨天不仅仅是不要被暴露在周围没有建筑的广场,走在街上还要注意高空坠物和树木枝杈折断等。如果乘坐地铁,那么要注意积水或者地面湿滑,避免摔伤;如果开车,则更要注意,地面积水、道桥积水造成的汽车熄火如何处置,或者在拥堵路段谨慎行事,避免道路湿滑导致事故。此外居家生活,出门关门窗,晾晒的衣服及时收起来,等等一样是很重要的。
北方这些年下雨并不多,下大雨的时候也很少,所以人们开始对于下雨有些疏忽了,每每遇到雨下的稍稍大一些,就有很多不适应。城市的排水排污设施是短板,人们的防雨防灾意识也是短板,而近几年的几场大雨,也在不断提高人们的意识,城市排水管道的设计施工和修缮进度加快,人们的防灾减灾理念也在加强,而如今又进入多雨模式,教育更多的人们把生活模式调到“多雨模式”,恐怕也是一个紧要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