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 宅
(2012-09-05 11:17:15)
标签:
上城里老宅乡里乡亲感觉到杂谈 |
分类: 氓之时 |
我的家乡在北方的一个农村,并不算偏远,农业发达,工业落后,所以这些年来始终不紧不慢地跟着国家发展的脚步一步步走过来,不算富裕地区,但也不能说是贫困地区。
如今村子里还有我们家一所老宅,说老并不算老,应该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建筑,确切地说是在1986年左右建成的,原本是给我娶媳妇用的,后来我考上了学,到城里来了,老宅在空闲了一段时间之后,父母亲从更老的老宅里搬到了这里。
父母不愿意到城里的鸽子窝建筑里来,总是说乡下空气好,行动方便,乡里乡亲的几十年了,来来往往比城里人亲近。所以已经年过七旬的老人依旧愿意住在老宅里,相依相靠地过着他们几十年惯性的生活。每日到菜畦里看看自己种的菜,到田里看看庄稼,日子过得倒也逍遥自在,只是时间稍稍长一些的时候,想孙子就把我们吆喝回老家,一家人在老宅里团聚一次,孩子们在夜里也能看到在城里永远见不到星星。
很多年来,老宅的外观变化不大;只是人口增加了不少,我和弟弟娶了媳妇,都有了孩子,老宅里人气也越来越旺了。当父母渐渐老去,我们弟兄姊妹回家的次数渐渐多了起来,城里的日子也不像以前那样打拼了,生活好起来了,于是老宅也逐渐变化了很多。应该是在五年以前,我们姐弟商量给老人添置了一些家当,电磁炉、冰箱。老人岁数大了,腿脚不方便了,每次我们买回去好吃的东西,都放到冰箱里,保鲜并且放得更久些。
每一次我们姐弟几个家里的电视需要更新换代,旧的总是会流落到父母的屋子里,去年过年的时候,我们接几个“咬咬牙”,给父母买了一个新的液晶电视,摆到老宅的房间里个子不算大,但是父母还是高兴了好一阵子。临近夏天,我又给父母的房间里添上了一台空调,尽管人老了,不喜欢太凉,但是抽抽湿,房间里温度稍稍降低几度,相信父母在夏天还是更舒服一些。
在农村,老年人并不像城里的老人那样感觉到孤独,村里的乡亲们走动还是很多的,这种乡谊和亲情比城里浓厚得多的多。但是父母依旧思念自己的亲人,尤其是隔辈的亲情。前些年我们在城里打拼,孩子小,自己的事业和家庭也需要更多的精力,加上那个时候往乡下的公交车几乎没有,长途车每天只有一趟,很挤;孩子又小,每次回老家总是感觉到很艰辛,所以少不得老人的埋怨。这两年城里的生活好了,我和弟弟都买了车,回老家的次数明显多了起来,每次回到老宅,望着逐渐老去的父母,和逐渐斑驳的老宅,我总会感到一丝惆怅。父母是执拗的人,他们拿定的主意不会轻易被人说服;尽管总想把父母接到城里去享福,但在他们的坚持下,我们一次次失败。只好多买一些东西,把老宅打扮得像城里房间,让父母在乡下也能过上城里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