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个易积水桥区将建蓄水池是个好消息
(2012-08-12 13:17:07)
标签:
天气预报北京宋体蓄水池排水设施杂谈 |
分类: 悲悯人间 |
记者昨日从规划部门和防汛部门了解到,20个在“7·21”特大自然灾害中出现严重积水的下凹式立交桥将在汛后即时启动蓄水池的建设,计划在明年汛期前建成。届时桥下排水能力有望从目前的“两年一遇”提高至“十年一遇”。同时正在制订“北京市防洪排涝总体规划”将统筹考虑防洪和排涝的关系,构建由水库、河道、堤防、蓄滞洪区、排水设施等组成的综合防洪排涝工程体系,形成“上蓄、中疏、下排、有效蓄滞利用雨洪”的防洪排涝格局。届时,将有效改变北京市防洪排涝的现状,减少灾害的发生。(千龙网)
在中国很多地方都在流传一个经验:西医治标,中医治本,这使人们对中医药的基本认识。所以我们有句成语叫做“标本兼治”,意思是做事情一定要彻底,不要留后患。眼下很多地方正值雨季,我所在的石家庄市昨天晚上下了大雨,据说一家等待公交车的三口人被漏电所伤,已经死亡。可见当前在中国城市,排涝和防雨灾已经成了一个大问题。
721暴雨让北京有了切肤之痛,不论城区还是房山,对于暴雨都有了异乎寻常的认识,有道是亡羊补牢犹未为晚,我们也欣喜滴看到北京在暴雨过后,不但重建速度非常快,而且对于城市度汛也有了一个很好的标本兼治的办法。
要说治标,我以为北京在20个易积水桥区将建蓄水池应该是个应急之策,但是这仅仅是个应急的办法,如果雨量超过了蓄水池的容量,还得被淹,但是这个办法如果设计得当,在一定的范围内还是能够起到很大作用的。至少在雨量没有足够大的时候,可以腾出一定的时间,让急于回家的人们能够顺利通过,让市政管理部门能够想出更加有效的办法来对付。所以,在短期内没有条件对北京所有的地下排水设施进行大的改善或者重修(重修的几率几乎没有)之前,在易积水地区建设蓄水池,是个行之有效的办法。
要说治本,这恐怕就要靠“北京市防洪排涝总体规划”中的“上蓄、中疏、下排、有效蓄滞利用雨洪”了。像房山、延庆这样的山区,增加蓄水功能,建一些水库,搞一些生态植被保护,可以有效减少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发生,对于下游的城市村庄,也可以起到最大的保护作用。对于“上蓄、中疏、下排、有效蓄滞利用雨洪”,我最感兴趣的某过于“利用雨洪”了,现在讲究科学发展,对于水,我们都知道北方绝大多数地方缺水,而眼看着大量的水(雨水、洪水)白白流走,实际上也是一种损失,不符合科学,所以有效利用这些水,实际上也是极有价值的。这就看怎么用,我没有见到北京这个规划的具体内容,不好妄加评论,但是如果基于利用雨洪的观点搞规划,一定会有好的结果。
如今在全国绝大多数地方都还在雨季,这个汛期北京、天津、沈阳、太原等诸多大城市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内涝,周边农村也出现了山洪、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汛期过后,我希望这些地方都不要像寒号鸟度过冬天一样,而应该认真考虑如何根治城市内涝,搞一些大的水利工程建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