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烂本”禁投拍,应该是个好主意
(2011-12-21 16:18:29)
标签:
北京名人名家影视剧《四世同堂》杂谈 |
分类: 看天下 |
今天看到一个新闻,有媒体在采访北京市广播电影电视局政策法规处处长、首都影视产业联盟秘书长李伟得知,北京明年将启动成立联盟的专家评审机构,该机构将负责第一时间审核剧本,“烂剧本”将不予投拍影视剧。
说句心里话,对这个措施至少我是打心里赞成的。其一因为这两年的辫子戏、谍战戏、戏说戏太多了,搞到最后一点谱都没有了,纯粹成了胡说八道,我想这一点不光我有意见,很多人对目前的影视剧状况也有都不满意的地方。其二由于中国的影视剧不像欧美有个分级制度,很多人在家里看电视都是一家老小一起看,而有些电视剧情杀、情爱甚至色情暴力的镜头都很多,如果成人看,倒也没啥大不了的,但是孩子们可就不一样,很容易受到影响。其三现在电视台为了利益,也专挑一些格调并不高,但是有些方面适应了某些人的偏好的电视剧,也搞得很不好。
但是很多电视剧、电影却能够有人投资,有人拍,最后到了观众那里,也只好将就着看了,应该说这两年社会风气有些江河日下,一方面现实生活的影响,另一方面有些文化产品在精神方面的宣传和影响上,作用并不好。这其中剧本把关不严是个很大的漏洞。
这则新闻还有另一个意思,就是说北京成立了一个影视产业联盟,提出来要培养影视剧骨干企业和名人名家。这应该是北京文化体制改革的一个方面,对于这个我想大家为什么至今还喜欢看《四世同堂》、《龙须沟》等话剧或者影视剧,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剧作家老舍的本子好,当然也有名人效应的因素。这些年中国从科学技术到人文艺术,都没有大师,更缺乏扛鼎之作,而北京立足文化振兴和影视产业发展,提出来要打造和培养名人名家,我看不但合情合理,还真的能够把影视剧这一块搞活了。
美国出了一个乔布斯,赚足了世界的钞票;英国出了一个莎士比亚,也让多少人心生向往,可见在很多时候,名人效应和名人的工作,都容易得到他人的崇拜,这一点据说北京的影视产业联盟也将作出努力,鼓励优秀的影视作品参加国际影视节目展等活动,为其提供展位租赁费、影视剧翻译费、宣传费等。此外,联盟将鼓励影视企业收购国外主流电视台,在境外开办电视频道。
在科学界有个“钱学森之问”的说法,其实在文艺界,何尝不是每年10月都会为诺贝尔文学奖牵心挂肚,中国的文艺界缺少精品,缺少精品意识,这何尝不是当前的一大心病。
所以“烂本”禁投拍,应该是个好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