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氓之时 |
筒子楼的美丽回忆
大凡40岁以上的人都知道什么叫筒子楼,80后的年轻人则大多都不知道。
我上学的时候,辅导员住的就是筒子楼,每每到他家去的时候,总会看到他的孩子趴在桌上写作业,尽管同学们尽量在孩子上学的时候少去他家,可是总也免不了的;如今他的孩子读完研究生参加了工作,每次见到那孩子,总是拿她写作业的情景开玩笑。
我刚上班的时候,那时候筒子楼还没有完全退出历史舞台,那时候商品房还很少,大多数人都要等单位分房子。我的家在农村,所以住单身在筒子楼,结婚的时候也在筒子楼,知道孩子出生的第二年我们才搬出筒子楼,所以,筒子楼在我的心中留下了很深的印记。
筒子楼的饭很香,混聚了一层楼的菜香。每到做饭的时候,公用厨房的好几个锅灶齐齐点起火来,家家的菜不一样,家家的香味不一样,都从厨房的门里散发出来,整个楼道都弥漫了那种混合了多种菜香、多种烹饪方法、天南地北菜肴的香味。及至菜出锅了,大家你尝一筷子,我咬一口,每次吃饭的感受,绝对不亚于现在在五星级大饭店的包间里。尤其是我们做单身的时候,我们自己做的菜人家不喜欢,我们也毫不羞涩地把别人的饭菜吃上好几口,美其名曰:实践出真知。
筒子楼的孩子皮,个个都是个调皮蛋。住单身的时候,同事的孩子们大多刚上小学或者还没有上小学,那正是孩子们调皮的时候,于是和我们这些单身逗,而我们也使出浑身解数,把孩子们“教坏”,引诱他们说出少不更事的家中笑话,引诱他们在天天在操场上顽皮,引诱他们学习我们所有的坏习惯。于是那些主妇们天天和我们瞪眼,可是孩子们却非常喜欢我们,而从孩子们现今的学业来看,大多都是非常骄傲的。有时候,我也在想或许孩子们的童年就应该这样度过,无忧无虑,嘎一点,也坏一点;可惜我的孩子没有这个福气,早早被装进单元房,少了许多童年的欢乐。
筒子楼的友谊深,永远不会被单元房隔开。住在筒子楼里,那时候还没有网络,电视节目也算比较乏味,所以,大家在一起聊天和玩的时间很多。女人们喜欢聊天,喜欢串门,说说家事,说说单位的事情,说说孩子们的事情;男人们喜欢玩,大多聚到楼梯口,或者干脆到大门口的路灯底下下象棋、打扑克。每逢周末,筒子楼也格外热闹,孩子们到处疯跑,三五成群地到各家巡视,同事们也大多凑到一起,喝酒、聊天。
如今,大家都被单元房的大门隔开,有的楼盘甚至出现了电梯入户,邻居们大有老死不相往来之势。因而再也谈不上友谊,现在的小区邻居们不认识、不知道姓名的大有人在,和那时候筒子楼邻居们的友谊比起来,实在是天壤之别。
如今房价很高,可是人们干嘛非要欠上一屁股债去买那些大房子呢,归根到底是富裕了,有了改善居住条件的冲动,也对未来更有信心了。但对于邻居之间的友谊,筒子楼还是那些过来人心中美丽的回忆。
去往论坛浏览此文章,参与讨论